深山工程 高薪找嘸人

 |2019.07.15
2098觀看次
字級
南橫公路工程艱辛,缺工成長期隱憂。圖/侯俐安

【本報台北訊】從高雄市桃源區梅山口駛入封閉十年的南橫公路,隨時可能崩落的山壁、日晒雨淋的工作環境,隨著工班平均年齡漸增、年輕人不願加入,流標情形一年比一年嚴重,不僅包商進駐意願降低,就連平日養護道路的道工,十多年也從一個監工站十到二十人,減少到一、二人,留下的大多年事已高。

缺工幾乎已是全台營造業的「日常」,深山內的道路工程環境艱困,人力更是不願進駐。現行個別營造工程契約總金額達十億以上才能開放申請外勞,營造工會長期盼能降低移工門檻,補足缺口。

南橫公路今年底將通到天池,天池到向陽路段預計二○二一年底完工,不過如今四大瓶頸路段,每個工程經費約四、五億,難以達到十億門檻,難度卻不輸大型工程,尤其鋼筋工、模板工,日薪兩千八百元仍找不到人。

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段長陳正偉形容,以天池到向陽路段中,流標三次的武雄橋為例,當地不能興建工寮,若從梅山口每天到工地,來回就要三小時,夏天容易下雨、冬天結冰又冷,每天工作時間不到三小時,兩、三周才有機會回家一趟,有如「流放到荒島」,只能調整工法、增加預算,盼能成功招標。

基礎養護人手 嚴重短缺

公路總局第三工程處主任工程司王慶雄說,台灣大環境缺工對工地來說只能且戰且走,尤其營造業將愈來愈嚴重,模板工、鋼筋工需要專業技術,現在留下的幾乎都已五、六十歲,很快就要退休。

此外,隨著愈來愈少年輕人願在日晒雨淋中工作,加上政府組織改造精簡人力,工務段內的道工也年年減少。陳正偉說,過去工務段的道工負責路面修補、清除落葉落實等基礎養護,十年前每個監工站至少有十到二十人,每人可負責一、兩公里,如今只剩下一、二人,只能委託廠商彌補空缺。

「面對時代的巨流只能設法去應變。」公路總局總工程司鄧文廣說,現在管理手段只能採取發包,但其實即使發包給廠商,廠商人力也愈來愈吃緊,尤其山區路段,老一輩凋零、年輕人不來,開再高的價格都找不到人,缺工已是普遍現象,營造工會已有向勞動部反應,但也只能尊重勞動部規定。

對此,勞動力發展署副組長蘇裕國表示,是否放寬得依循先前農業外展的模式,由本案主管機關,也就是公共工程委員會進行通盤評估、研擬對策,後續再進行跨部會討論,並邀請產官學界專家集思廣益,看是否讓可申請移工的工程規模門檻降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