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死亡海龜 逾半曾吞廢棄物

 |2019.07.13
1547觀看次
字級
海洋委員海洋保育署昨天公布第二季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全台共有五十隻鯨豚通報案件,其中四十隻死亡,十隻為活體。圖/海保署提供

【本報高雄訊】海洋委員海洋保育署昨天公布第二季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今年四月到六月全台共有五十隻鯨豚通報案件,其中四十隻死亡,十隻為活體;海龜部分,全台七十一隻通報案件,其中五十三隻死亡,而從四十八隻死亡擱淺海龜解剖,在二十六隻海龜消化道內,發現有人造物,比例約為百分之五十四,包括硬軟塑膠、橡皮筋、塑膠線、保麗龍、泡棉、金屬等。

海保署說明,第二季鯨豚通報擱淺種類以小虎鯨十三隻為最高,分別是高雄市(十二隻)、連江縣(六隻)及台東縣(五隻)。

死亡擱淺的鯨豚中,二十五隻被發現時因身軀腐爛,死因難以判斷,其餘個體經解剖檢查後,十五隻推測是疾病感染致死,四隻推測嗆水導致死亡,六隻有漁業誤捕跡象。

海龜部分,種類以綠蠵龜最多(六十五隻),擱淺區域主要在台東縣(十四隻 )、屏東縣(十三隻 ) 及新北市(十二隻 )。擱淺死亡的海龜中,多數因屍體腐爛,難以判定死因。

另外,在十八隻活體救援案件中,有六隻誤闖定置網或遭誤捕,由漁民主動通報救援,一隻是民眾誤釣主動通報,也因及時通報,提高海龜的存活率。

針對環保團體建議,公布優先清理海岸區域,海洋保育署統計海廢地圖比對,發現北海岸與西南海岸是海廢熱點,未來將對熱點區加強監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