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起(上)

文/葉含氤 |2019.07.09
2462觀看次
字級

文/葉含氤

玻璃窗翳上一層霧,下了多天的雨了,總也不停。窄弄街巷都成了迷津,雨水敲著屋簷,聲音叮叮鈴鈴,像細碎的鈴鐺。雲起坐在搖椅上,滿是皺紋的手,頹落在手把上,身體微微地震動著。

月山問:「外婆,後來,你們有再見面嗎?」

林雲起幼年住在閩江支流的河畔。她家距離河邊很遠,從河岸往上走,要走六十五階。這個村莊,臨河而建。從河岸往村子走去,有條石階貫穿。石階經過多年歲月,已被村民走去了粗礪,踩出了一片光澤。大部分的村人都住在五十階以下,可是她家是山上的佃戶,負責靠近山頂的那片田,也就住在上端。因為離人群遠,所以村里消息都來得比其他人遲。

而這陡狹階梯的第三十三階轉進去,就是村落的市集,又稱三三街市。舉凡生活需要的一切物品,布料五金,食米油煤,都能在這裡找到。這街上有間觀音寺,廟不大,總共不過兩進,卻是這僻村唯一的廟宇。村民到這街逛市集,就順便燒炷香,捐點香油錢。香火倒也源源鼎盛。

她第一次遇見他就在廟前。那年她才十三歲。

這個村子住的多是林、洪兩姓,其他姓氏是後來才來此處定居的,像他。他跟著父母親來,父親是教育局派來的小學教員。這村裡的小學剛蓋好,雖然只是兩小間黃土草屋,卻是這村莊唯一的學校。學校就在四十七街,離她住的六十五街不遠。她向阿爸阿母說想去上學,說有縣府補助,不用學費,她阿爸就讓她去了。

那是上學前一天,她到三十三街幫阿母買豆腐,她阿母早上突然說想吃。她阿母長年胸悶,無法走太多路,家裡需要的民生品,都是雲起去買的。

買豆腐前,她經過觀音廟,依隨之前母親的習慣,在門外合掌鞠躬,心裡默念闔家安康,就轉身走往豆腐舖。正當她轉身時,看見一個手拿風箏的男孩。那男孩她沒見過,想來不是本地人。短短的髮,乾淨的臉,一身藍衣袍,手拿著菱形的風箏。旁邊大概是他的父親,跟他說:「這裡人真多,我們走到上邊放風箏。」

他父親,身形清瘦頎長,面容溫祥,眉眼清澈。雲起很久之後才明白,那種形象,叫做「氣質」。

雲起看著他們的背影往石階走去。那時是夏天,空氣瀰漫著嘩嘩的蟬鳴。

隔天新學校開學,全校只有一班。大大小小二十位孩子全在同個班上。雲起在眾人之中又看見他,昨日的那個男孩。

而站在講台的老師,姓沈,正是那位身形頎長,面容溫祥,帶著孩子放風箏的人。

雲起心裡一陣喜,覺得這兩位外村人,清爽得彷彿沒經過煙塵薰擾。

第一堂課是自我介紹,大多孩子彼此相識,一邊玩一邊嘻嘻鬧鬧地說:

「我是林三會,就住學校這條街上。可以找我打架,我學過螳螂拳。」一面說還一面比劃著螳螂的姿勢。

「我叫洪立雅,家裡開油舖。在三十三街,觀音廟旁。」

「我名字是沈謙慶,從外地來的……」

「沈謙慶」,雲起默默記著這個名字,「謙慶」,不知道怎麼寫?這名字真好聽。

之後每日上課,沈老師都要大家先朗誦勸學文:

「讀書識字,增長見識。心存善念,江湖無懼……」

日復日地這樣朗誦,這幾個字都刻進雲起的骨子裡了。

雲起十四歲那年,母親突然過世。噩耗來得太匆促,雲起還沒意識到死亡是什麼,只知道從那日之後,再也無法跟阿母說:在學校學了幾個字,跟同學玩了什麼遊戲,或是沈師母煮的甜湯很好吃……

阿母過世後,雲起請了很長的假。沈老師擔心她不來上學了,一日下午到田裡找她阿爸。她阿爸本不打算讓她再繼續讀書,覺得女生讀書沒有用,況且家裡又遭變故,人力頓時減少了一半。太多事需要她,田裡的、家裡的。沈老師聽著,思忖了一會,說:「讓她再到學校學習,她可以協助做些清潔雜務,或是幫我太太煮些東西給學生吃,也可以有一點錢可以幫襯。」末了又說:「田裡收成時,我跟我兒子可以來幫忙……」

她阿爸聽完,莊稼人的直率,不客氣地「哼」一聲:「就你們兩個抓不了雞的讀書人?」

但那之後,雲起就回到學校了。

有天放學,雲起綁好布包,正要趕回家為父親做飯時,謙慶叫住她,遞給她一張捲起來的紙:「給妳。」

笑容煦煦地說:「這是古代的詩句,詩裡有妳的名字。」

雲起將紙張打開,那是張尋常的毛邊紙,摸起來有些粗糙,上面用小楷毛筆寫著: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雲起看著,字字認識卻不解其意,惶惶地問:「什麼意思?」

謙慶說:「意思是,不要害怕沒有路可以走。」

雲起慎重地收起,眼神清亮注視著謙慶:「我會珍惜。」

後來,雲起常提早到學校做清潔打掃的活。雲起每到學校,都需要沈師母幫她開門才能進去。謙慶遠遠看到就會趕緊吃完早飯,到課室幫她擰抹布提水。

他們常常一邊掃地擦窗,一邊聊天。謙慶大她兩歲,又識字甚早,知道很多歷史掌故。有天她問他,他寫給她的詩句,作者是誰?

「王維。唐代的詩人。唐代距離現在一千兩百年。」

雲起聽完:「一千兩百年哪!好久。但是我的名字,只是出生時,剛好刮了風,雲起了。沒有學問,我家裡沒人識字的。」

他說他非常喜歡王維。他父親也教他李白、杜甫,但是他就是獨愛王維。

「為什麼呢?」

「因為乾淨,因為安靜。」

雲起不假思索地回答:「你也是。」

說完突然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謙慶的理科與文科都好,沈老師下課後,他就是同學們的小老師。在雲起眼中,他樣樣優秀,最難得的是,他並不會因此而自滿。

雲起常到學校,有時是掃地打水澆水,有時是幫阿爸送一點家裡收成的蔬菜。記得有一天她到學校時突然肚子疼,那種疼不像吃壞肚子,而且疼到得扶著牆才能走路。她步履蹣跚地走到沈家客廳找師母,沈師母慈藹地問了幾句,方知她月事初到,私下教了她生理知識。

雲起與謙慶一起學習四年,四十七街的小學校又多了三個新年級。直到第四年春天,沈老師收到通知,九月時將被調到廈門集美的小學,這也表示著他們一家三口將搬離。

雲起很捨不得,以為他會一直在她身邊。遇到數學題不會,找謙慶;文章讀不懂,找謙慶……甚至抹布不見了,謙慶也可以馬上找一條來遞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