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四十二歲溫先生,原本從事電玩維修技師,三十五歲時突如其來病發,讓他的人生從彩色變黑白。經雙和醫院一系列神經學評估與精密檢查,如書寫測試、倒水測試、手繪螺旋圖測試等,經診斷為「原發性顫抖症」。
雙和醫院醫療團隊採用「神波刀」精準治療技術,一次完成顫抖治療,改善其生活品質,讓他重拾自信。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千岱表示,半數以上原發性顫抖病人有家族遺傳病史,目前預估國內約四十萬人有此困擾,其中有十萬人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他們的日常生活,會因為顫抖,造成諸多不便,除了寫字無法準確握筆、拿杯子會把水灑出來,在操作一些比較精密的事務上,例如拿鑰匙開鎖,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雙和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羅偉倫表示,傳統外科手術如丘腦切開術或是裝置深部腦刺激器(DBS),兩者皆需在病人頭上進行開顱手術,鑽一個小洞,以電燒專用鈍針深入腦部丘腦的位置,進行燒灼或是植入電刺激用的晶片持續進行電刺激,兩種手術治療成效顯著,惟許多病友忌憚手術本身需要開腦,以及體內需安放電極後的風險,而裹足不前。
相較於傳統外科侵入式手術,神波刀「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為非侵入性無創治療,過程中無須麻醉,無須打開頭骨,治療執行中就可以透過核磁共振準確導引能量到目標的神經核,並立即達到治療顫抖的效果,將是未來取代開顱手術的主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