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筆記】蜘蛛世界巧工多 文/余曉梅 |2019.06.16 語音朗讀 85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人面蜘蛛雌雄體型相差很多。圖/余曉梅 人面蜘蛛因其頭部及前胸有類似人面的圖紋而得名。圖/余曉梅 長圓金蛛能織出英文字母形狀的網。圖/余曉梅等了三年才拍到長疣馬蛛的全貌。圖/余曉梅 長疣馬蛛織的網呈漏斗型。圖/取自網路 文/余曉梅 蜘蛛不是昆蟲,而是螯肢亞門節肢動物,有兩個體段,八條腿,但沒有咀嚼器官。截至目前為止,蜘蛛共被發現至少超過一一四科、近四千屬、將近四萬五千種。蜘蛛目是蛛形綱中數量最多的一個目。研究蜘蛛的學科稱作蜘蛛學。 蛛形綱的蜘蛛擁有能產生絲的栓,約在泥盆紀時期(三億八千多年前)出現,但是這些動物明顯缺少絲囊。真蜘蛛被發現存在於石炭紀石頭中(約三億年前),而且和仍存在的原始中突蛛亞目很相似。 蜘蛛遍布世界各地,從熱帶到北極地區,又或在充滿空氣的絲製居所內,或在水底生活,也可以生活在山頂上。在一九七三年,天空實驗室3號帶了兩隻蜘蛛進入太空,發現牠們在零重力狀況下,也可以織出和地球上相似的網。 蜘蛛對人類而言,不但不是餐桌上的食物,甚至懼而遠之,但一些地區如柬埔寨素昆地區仍將蜘蛛視為高蛋白食物。事實上,大部分的蜘蛛無害於人,甚至會在農田中捕食農作物的害蟲。現代醫學也證實蜘蛛的毒素對治療腦溢血、癲癇、腦退化症、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有療效。 而科學家對蜘蛛絲也多所研究,發現那是一種絲蛋白,堅韌而富有彈性,可製造人造血管、人造肌腱,強度是鋼的五至六倍,未來將研究製為防彈衣的可能。 以下,且來認識一些常見的蜘蛛,以及牠們辛苦織就、極富特色的絲網。 人面蜘蛛:臉像隨年紀改變 人面蜘蛛是台灣最大的蜘蛛,牠結的網不但大,黏性也強,因此牠雖也是鳥類捕食的對象,但白頭翁、綠繡眼等較小型的鳥類,也不敢輕易去惹牠,免得自己的羽毛被黏住,反被捕。 人面蜘蛛因其頭部及前胸有類似人面的圖紋而得名。有趣的是每隻人面蜘蛛的圖紋構造並不相同,有笑臉、哭臉、小丑臉,而更稀奇的是,幼蛛的臉看起來就像是幼童稚氣的臉,隨著成熟臉像也逐漸改變。 人面蜘蛛吐的絲也與一般的蜘蛛不一樣,一般蜘蛛是從身體的前端吐絲,人面蜘蛛是從尾部吐絲;在蛛網失去黏性時,會先吃掉舊網以補充蛋白質。 雌蛛的體型比雄大很多,我們常看到頭部朝下倒掛在網中央靜待獵物上網的都是雌蛛,牠只有在修補蛛網、捕食獵物或受到干擾,才會變換頭朝下的姿勢。 長圓金蛛:會織出英文字母 《夏綠蒂的網》是美國一本知名的兒童文學,寫的是一隻會織網寫字、名叫夏綠蒂的蜘蛛,救了一隻名叫韋伯的小豬的故事,本書後來也曾拍成電影。 現實中,真的是有會織出英文字母的蜘蛛,牠名叫長圓金珠。每年四、五月,會在草叢織出HLZXVNM等像英文的字母,這些字雖不具意義,但也夠稀奇的。 牠跟人面蜘蛛一樣,只要你靜靜的觀察牠,不去打擾牠,就可能有機會看到牠快速的表演織網織字的絕技。 長疣馬蛛:織出銀妝般的網 每到冬天的早晨,住家附近的草坪、山坡上,都會出現像是披了一層細霜般的銀妝,像極了初雪或是尚未完全融化的殘雪,讓人看了嘖嘖稱奇。走進細看,原來是經過一夜努力後完成的蜘蛛網。 織網的是狼蛛科的「長疣馬蛛」,網呈漏斗型,有一個隧道形巢管,做為休息和躲避敵人。巢管向外延伸出一個平面圓形網,用來捕食小昆蟲。 長疣馬蛛雖是日行性動物,但因為都躲在巢口處,體型小、警覺性又高,一有風吹草動就迅速躲進巢管深處,我在觀察了三年之後,才拍到牠的全貌。 大多數的蜘蛛都是離群索居的獨行俠,長疣馬蛛卻會在草地上群居在一起,織的網又小巧、精緻可愛,因此很適合家長帶小朋去觀察。 冬天的早上七到八點左右是最佳觀察時間,因為這時太陽剛出來,沾在蛛網上的露水還沒被太陽蒸發,顯得晶瑩剔透,這時也正是長疣馬蛛出來吃早餐的時間。 不過觀察時要小心別踐踏或破壞了蛛網,因為蜘蛛織網就像人類蓋房子,既辛苦又費心呵! 前一篇文章 【自然筆記】沒問題,一起分享吧! 下一篇文章 人工哺育羚羊入群挑戰多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海闊天空】 揭祕濁水溪清與濁【海闊天空】吉安大圳 生態之旅【自然筆記大搜羅】憤怒雞與乖乖狗結出螺旋槳種子的猿尾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