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鄉下,最迷人的風景,莫過于滿眼的絲瓜了。
家鄉的絲瓜有兩種類型,即帶棱的和不帶棱的。母親最愛種的是帶棱的那種,她說這種絲瓜味道鮮美,生熟都能吃,尤其開花兒最讓人喜愛。母親說得不錯,每天還不到黃昏的時候,翠色欲滴的絲瓜藤葉間,處處有黃燦燦的絲瓜花綻放開來,開得那麼恬淡雅致。晚間是絲瓜花開得最盛的時候,滿院飄滿那種獨特的花香,絲絲縷縷,游絲一般飄來,讓人心曠神怡。
其實,記憶裡的每個夏天,母親都會把房前屋後打扮成絲瓜的樂園。這樣還不夠,她還搭了絲瓜架,讓我們在絲瓜下盡情的玩耍。每天清晨,母親總會採摘下那帶著露水的新鮮絲瓜,做很好喝的絲瓜湯。她先將幾條絲瓜用刀切成薄片,把一個雞蛋在沸騰的絲瓜湯裡攪成蛋花。黃綠相間的顏色實在好看,也給人增添食欲,酣暢淋漓的喝到嘴裡換一換腸胃裡的貨色,是最好的享受。
《本草綱目》中對此有記載:「絲瓜老者,筋絡貫串,房隔聯屬,故能通入脈絡臟腑,而去見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及治諸血病也。」可見人們食用絲瓜的歷史源遠流長。
我對絲瓜一向頗為鍾情,它清甜脆嫩的口感,拙樸的外形,淡雅的黃花,還有那如蔭的藤蔓,都在我心中留下一片美好。絲瓜雖算不上是一種高貴的植物,中國文人卻很喜歡將它入畫,偶然間看過一幅齊白石的〈絲瓜蜜蜂圖〉,寥寥數筆,兩根黃花未脫的嫩嫩絲瓜便躍然紙上,恰似一對兩小無猜的小夥伴,旁邊還爬著一隻蜜蜂和一隻蟈蟈,天真滿卷,童心盎然。
眼下又到了吃絲瓜的最佳時期了,現在的條件也好多了,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通常都會買現成的絲瓜,很少再去種它們了。
可結滿了絲瓜的家鄉小院,和母親摘絲瓜的身影,卻常常縈回在我的記憶中,甜蜜而有幾許惆悵,溫存中又透著蒼涼,成為了一種對故鄉的懷念,根植於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