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股市近日來漲勢洶湧,破萬點的呼聲甚囂塵上,散戶股民也重燃熱情投入市場,台灣股市一夕之間果然熱門無限。然而就在大家慶祝股市回春之際,社會的病痛與危機並未因此消失。
拜科技文明之賜,加上全球化趨勢的強化,人類所創造的財富是空前的。先進國家利用知識、資金及技術上的優勢,當然是此次財富分配的受益者,同時,即使是開發中國家,也運用廉價的勞力、資源而創造可觀的財富。創造財富與幸福當然是人類文明正面的發展,然而,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人類也消耗了更多的環境資源。易言之,財富並非憑空而至,而是人類利用環境所換取的交易品罷了。當開發中國家大量人口通過消費享受財富之際,其對地球環境的壓力與破壞是可想而知的。
除了整體的環境問題之外,分配的公平正義亦是問題的焦點之一。股市的急漲雖然表示財富的增加,但是並不表示是平均分配式的增加,反而是以極端的方式集中。愈是有錢的人愈容易分配、累積財富。反之,愈是窮困的人愈難在資本市場中獲利。其結果就是M型社會的強化,貧富差距的加重。大至國際之間,小至地區社會,M型的二極發展,都將造成社會生態的失衡與惡化,這亦是不可忽視的危機所在。
以眼前的例子來說,台灣號稱富足小康的社會,也有人完全付不起醫藥健保費用,而導致全家陪死的慘劇。房價及日常民生用品價格的飆漲,也使一般家庭生活更為不易,更不用說那些低收入的弱勢族群了。此外,大陸湖南省所爆發的鼠害,其原因固然複雜,但是歸根而言,仍然是整體大環境改變、破壞的結果。由此看來,人類在二十一世紀創造空前財富的同時,似乎也製造了空前的危機與災難。
人類有追求財富與幸福的權力,問題是,到底什麼才是財富與幸福,可能更應該優先加以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