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學年度台中市偏鄉學校聯合畢業祝福禮首度於惠中寺舉行。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校長幫畢業生披上紅色肩帶,象徵學子如同雲水書車展翅飛翔。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人間社記者趙志霞台中報導】由「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辦,台中市教育局指導的「永遠從關懷出發──一○七學年度台中市偏鄉學校聯合畢業祝福禮」,十日首度於佛光山惠中寺舉行。因「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與大台中地區東汴國小等十所偏鄉小學串起的善美因緣,讓近一百五十位畢業生,連同師長、在校生及家長等,共同體驗這場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
三好四給
潛移默化
當校長們為畢業生披上紅色肩帶,也象徵學子如同雲水書車展翅飛翔,以「三好」、「四給」潛移默化好品德,迎向未來的成長之路,現場近五百人觀禮。
「老師是學生的故鄉!」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以詩人席慕蓉的話勉勵畢業生,要做一個有涵養的人,多行善事、心存感恩。他表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生以教育培養人才,九十三歲仍藉老朽的身體,持續書寫一筆字,推動「好苗子計畫」,就是期許培育好種子,扶植成長茁壯,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
教育局副局長方炳坤祝福畢業生鵬程萬里,他指出,畢業是另一個階段學習的開始,「要用眼睛看美好的世界,耳朵聽美好的聲音、身體力行美好的事物」,未來更要懂得感恩和回饋,記得師長永遠的關心和愛心。
中科國小校長顏福南代表校長們致詞,他說,一○四學年中科國小入選全國台中市唯一「超幸福小學」,這也是九二一大地震後,在星雲大師慈示下,由佛光山認養重建,並以在地客家建築為特色的學校。他以「生命中的三隻手」送給畢業同學,「第一隻手要多為別人鼓掌,讚美欣賞別人;第二隻手要隨時舉手發問,問愈多得到愈多;第三隻手要常和別人握手,廣結善緣」。
畢業生致詞由大坑國小柯萱妘代表,感謝師長及這場畢業祝福禮,讓同學們留下難忘的回憶。特別是「薪火相傳」儀式,各校畢業生將代表學校特色的信物,如藍染、地圖、獅鼓、毛筆等,親手交到在校生手中,希望學弟妹們繼續傳承和發揚母校的光榮,主辦單位也準備「雲水三千」書包贈予畢業生。
民俗技藝
展現成果
在光正國小的獅鼓陣「祥獅獻瑞,鼓震天際」節目開場中,揭開聯合畢業典禮的序幕,接著由峰谷國小表演太鼓「抬轎」、甲南國小演舞閩南語歌謠「蜈蚣小姐要嫁尪」,精采的演出,看見偏鄉學校推展民俗技藝與本土文化的成果,獲得熱烈掌聲。
「點一盞燈,照亮自己心靈的燈光」。典禮尾聲,覺居法師帶領全體師生恭讀星雲大師〈為畢業生祈願文〉,並一一在佛前獻燈,祝福畢業生前程光明,莊嚴而溫馨的祝福禮,於〈惜別歌〉聲中圓滿完成。
東汴國小畢業生顏御家對「薪火相傳」特別有感,希望學校的「藍染」可以由學弟妹用力傳承下去。五福國小的廖御惠認為,聯合畢業典禮很有意義,「這麼多學校共聚一堂,得到好多祝福」;家長江琬瑜說,會場上充滿正能量,期許孩子將來會更好。
觀禮人員除十校的校長及家長會長,還有立法委員黃國書、台中市議員陳政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洪金娥、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如玄法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