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規畫退休生活 避免老年憂鬱

陳玲芳 |2019.06.11
120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今年上半年針對近二千名五十歲以上民眾,對於退休以及老年預備之需求現況進行調查,發現近八成受訪者有意識到已屆退休年齡,但有四成民眾尚無退休生活規畫,而已開始規畫退休生活的男女比例,女比男多;另有超過一成民眾,對退休有焦慮、無助等負面情緒,甚至出現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精神科醫師呼籲,民眾五十歲左右即可開始規畫退休生活,以避免孤寂感,與老年憂鬱症上身。

董氏今年調查顯示,退休生活最被重視項目,依序為「良好的身體狀況」、「穩定的情緒狀態」、「保有人際互動」;退休後最想做的依序為「到各地旅遊」、「運動」、「社會服務」。至於退休後最讓受訪者擔心的則是「經濟能力」、「身體狀況」、「運動習慣」。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退休生活若不及早規畫,根據臨床醫師的觀察,多數會發生老年憂鬱症的患者,多在退休後初期,若不及時介入,恐會增加憂鬱症症狀。她建議尚未退休民眾,提前做好退休規畫,藉由「做運動」、「培養嗜好」、「親友相聚」及「從事義工服務」四項行動,讓自己累積正能量,享有輕鬆快樂的退休生活。

台北榮總精神醫學科主任蔡佳芬表示,老年憂鬱症有其徵兆,家人可從語言及行為觀察長輩變化,當長輩說話內容開始變得悲觀,如「我老了沒用了」、「大家都不理我」、「我沒有朋友」等,行為上也開始抱怨身體不舒服等,甚至原本有興趣的活動,突然不想參與,且連走出家門都意興闌珊,就是「憂鬱症」警訊。

蔡佳芬鼓勵長輩,應找到屬於自己的紓壓方式,如多出門晒太陽,有了肢體活動,同時也因為出門就會「與人互動」,進而從事義工服務,找回被需要的感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