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肺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是惡性程度相當高的癌症。國內常見肺癌種類為肺鱗癌與肺腺癌,根據二○一六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每年約新增一萬三千多名肺癌患者,其中近二千人為肺鱗癌。肺麟癌的治療選擇較少,僅有少數患者可存活超過一年。健保署今年六月起納入一款不可逆標靶藥物,副作用較化療小,有助提升患者存活期。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肺鱗癌好發於男性,抽菸是首要危險因子。
雖然發生率僅次於肺腺癌,是第二常見的肺癌,但相較於肺腺癌,治療選擇仍顯匱乏。
臨床上高達七成九患者就醫時,腫瘤已轉移或侵犯周遭器官,無法手術切除,多以藥物治療為主,患者在一線需接受化療,若出現抗藥性導致病情惡化,就有可能進行化療、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等二線治療。
陳育民指出,由於一線治療失敗的患者普遍體力虛弱,化療副作用較大,對於肺鱗癌效果也不佳;患者一直無法獲得更好的存活率,在台灣僅有少數患者可以存活超過一年。
健保將不可逆標靶藥物納入給付,對於為一線化療失敗後、體力不佳的患者,有效控制腫瘤比例逾五成、副作用較化療低,為治療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