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義工會慧祥法師主講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
佛光山福慧共修會法寶講座,五月二十六日在佛光山法寶堂舉行,禮請佛光山義工會慧祥法師主講「幽默」。
慧祥法師表示,凡事有利有弊,幽默也不例外。能避開危險、無效與後患的幽默,才是真幽默。每個人都具備幽默的能力,就看有沒有用在對的時間、地點及對象。
「幽默」二字源自國學大師林語堂,他以音譯方式將「Humor」譯為「幽默」,並解釋:「凡善於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於鑑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於內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顯露的笑話不同,幽默是愈幽愈默而愈妙。」
慧祥法師又舉在泰山萬仙樓北側盤路之西,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一八九九年)歷下才子劉廷桂題鐫的「虫二」二字,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虫二」這塊刻石,是泰山刻石中的佼佼者,也是為數不多的字謎之一,分是繁體字「風」和「月」的字芯,寓意「風月無邊」。書法構思可謂精深獨特,別出心裁,成為千古名句,也是文人的幽默。
慧祥法師提醒,幽默不可流於「戲論」。舉《大寶積經》佛言「初業菩薩戲論過失無量無邊」,並略說二十種過失,其中有「於現在生多諸苦惱、增長瞋恚退失忍辱、為諸怨對之所惱害、魔及魔民皆生歡喜、未生善根皆悉不生、已生善根能令退失」等,不可不慎。
法師以故事說明中國文字的奧妙。乾隆皇帝到江南巡視,見一農夫扛著鋤頭,就故意跟身邊的宰相張玉書開玩笑:「這是什麼人?」
張回答說:「他是個農夫。」
乾隆又問:「農夫的『夫』字怎麼寫?」
張順口答道:「就是二橫一撇一捺,轎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匹夫之夫都是這麼寫。」
不料乾隆聽後搖頭說:「你這個宰相,連這個夫字的寫法也辨別不清。」
乾隆皇帝說:「農夫是刨土之人,上寫土字,下加人字;轎夫肩上扛竿,先寫人字,再加二根竹竿;孔老夫子上通天文,下曉地理,這個夫字寫個天字出頭;夫妻是兩個人,先寫二字,後加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這個字先寫個大字,加一橫便是。用法不同,寫法有別,不能混為一談啊!
這段故事,除了顯示乾隆皇帝深入民心,了解民間風情,也說明真正的道理不在文字表面,不要被文字語言所侷限。
慧祥法師指出,藉由幽默的言語可以潛移默化、啟發人心。一句幽默的話語,能夠化解彼此的尷尬,讓人皆大歡喜,甚至也可藉幽默的語言去幫助別人。每個人都具備幽默的能力,就像每個人都有「佛性」,只是有沒有去開發。
星雲大師說:「禪,就是幽默;幽默,才有禪味。」更說,「幽默是彌補缺失的針線包、是難堪挫折的平衡桿、是待人處世的潤滑劑、是導引人生的智慧路」,為幽默做了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