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照芳 推動台灣全責護理急先鋒 文/竹山 |2019.06.01 語音朗讀 55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九九四年衛生署張博雅署長(右)頒發傑出第一屆護理專業奉獻獎給周照芳(左)。圖/周照芳提供 周照芳發明的活動圓形病歷車。圖/周照芳提供 陳榮基(右二)恭請心定和尚(右一)至家中為母親傳授在家五戒。定和尚亦代星雲大師為周照芳皈依。圖/周照芳提供 現今的社會 正面臨了人口 高齡化的問題 ,周照芳更積 極推動全責護 理。圖/周照芳提供 「全責護理 」照顧,強調 由受過訓練的 照服員照顧病 人,不但減輕 家屬負擔,還 能為忙碌的護 理師減輕工作 負擔。圖/周照芳提供 文/竹山 為了讓住院病患能受到醫院完全的照顧,讓家屬的負擔能減輕且安心,台大護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周照芳,多年來當仁不讓的努力推動,從爭取護理師待遇、地位,到如今全台30多家醫院願意一肩承擔病患入院後的所有照顧,寫下推動台灣全責護理的璀璨史頁。 傳承家風宅心仁厚 周照芳出生在新竹古城一個出過漢文老師的大家族,父親周炳煌獲得新竹中學保送台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1940年,周照芳4個月大時,父親從祖宅證善堂遷出,在新竹北門街開設診所。剛開業時經濟雖不寬裕,但逢年過節仍會到廟裡布施米糧。 周醫師告訴孩子:「行善才能積福德。」也總是交代護士:「絕對不可以向病人催繳醫藥費。沒繳錢的人是因為沒有錢可繳,再催也沒有用,也很可憐。」每年農曆過年前,周醫師會把積欠的帳單全部銷毀。「對窮人行善,對病人慈悲。」是父親教給周照芳的第一堂人生課。 周照芳的先祖於1893年在新竹創建家族的龍華派齋堂「證善堂」,迄今已125年。從小她就跟著父母及祖母禮拜觀世音菩薩,還常常到證善堂念書,覺得在菩薩身邊讀書,必定可以讀得好成績。三歲多時,祖母每次去新竹社會館講堂聽斌宗法師台語講經,周照芳常是小跟班。 童蒙即受佛法薰習 幼小的她難免打瞌睡,只記得法師總是教大家要做好事,助人及念佛,就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打瞌睡的周照芳,總是在法師講到「西方極樂世界」時醒過來,開始認真聆聽。小學五年級開始,周照芳周六晚上在證善堂聽印順導師講經,晚上印順導師便住在周醫師家,周日上午再帶大家繞佛,周照芳就在母親帶領下負責捧早點供養法師。 在佛法薰習下,周照芳從小就樂於助人。她的父母還教導她,出門在外,身上要帶錢以備(別人)不時之需。花不完的零用錢除了存進撲滿,有時候她還會再向祖母討些零用錢,不是為了買零食,而是要替同學繳學費及餐費。 幫助別人自己受惠 一路走來,周照芳堪稱是「人生勝利組」,從竹師附小畢業後,她考到新竹女中初中部,再保送高中部,不僅學業優秀,也是籃球、排球、乒乓球比賽的班級代表。考大學時,自知沒有考上台大醫科的實力,選擇理科考上師大數學系,讀了一年覺得不適合,決定重考。 準備重考的那一個月,她在蔭涼的證善堂讀書。有一天,一個也在準備大專聯考的兒時玩伴來請她解答三個解析幾何考古題。因為題目太難,她花了很多時間解題,所以過程都深深烙印在腦海。 大專聯考那天,數學考卷上竟有兩題高分題是她先前為兒時玩伴解析過的題目,令她喜出望外。於是她以數學接近100分的成績,如願考取台大護理系。「能順利答出這兩題,是菩薩冥冥中保佑的。」 大學畢業前已有不少人上門提親,其中不乏許多奮鬥有成的醫生,但活潑而心思單純的周照芳,比較喜歡跟同齡的人相處。在竹師附小擔任訓導主任的舅舅想起之前有個學生陳榮基,新竹中學畢業後保送台大醫科,就扮演月下老人,促成兩人交往。幼年失怙的陳榮基來自貧苦家庭,但他的慈悲心、同情心和博學多聞打動了周照芳。1965年底,兩人在竹師附小老校長高梓的證婚下完成終身大事。 家人住院 照護不必全家輪 從還是實習護士時,周照芳就覺得醫院讓沒有受過醫護訓練的家屬幫忙照顧病人,是極不合理的事。1984年發生的一個九歲男孩之死,更深深震撼了她。 那是周照芳讀三年級兒子的同班同學,母親離家,父親突然急診住院,在溽暑時節小男孩奔波在醫院與住家間,忙了一個上午沒有用餐,中午感覺肚子咕嚕嚕叫,就在醫院附近跟小販買烤香腸果腹。沒想到傍晚覺得腹部疼痛、拉肚子。雖然醫院施予急救,卻仍不幸當天半夜就在急診室往生了。 「照顧病人的責任,為什麼不能全部由醫院承擔呢?」周照芳心中常常吶喊,從此,全責護理的推行與普及,成為她念茲在茲的理想。在台大醫院搬遷新院區前,醫院因應病床增加曾先行訓練一批新進護士,周照芳看到全責護理的一絲曙光,在心臟內科病房試辦了全責護理。 病患住院期間的身體清潔與基本照護,包括幫病人餵食、用藥、擦澡、洗頭、翻身等,都由護理人員擔任。這是台灣首度推行全責護理的濫觴。周照芳指出,家屬隨意進出醫院,一定會增加醫院管理困擾,例如小偷趁隙到病房偷竊,搶劫家屬或病患的情形也時有所聞,甚至曾經發生通緝犯晚上到醫院躲藏的情形。 而由沒有受過醫護訓練的家屬幫病人擦澡、餵食或灌食,也很可能導致病人感冒、拉肚子,實在是迫不得已的下下策。 1996年,周照芳獲邀義務協助籌建恩主公醫院。1997年,恩主公醫院董事長黃忠臣向台大醫學院院長謝博生及台大醫院院長戴東原求才,兩位院長屬意時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的陳榮基前往協助。黃忠臣則希望一併借將周照芳,並給予「副院長」的職務。 在得到黃忠臣允諾恩主公醫院未來全院實施全責護理制度,尚未達屆齡退休年資的周照芳選擇提前退休,不是為了頭銜或薪水,而是因為以副院長的高度,能實現推行全責護理的夢想。 1997年至2000年,陳榮基、周照芳夫婦擔任恩主公醫院創院正副院長,實現了全責護理的夢想,每天下午巡視病房時,許多家屬都向她反映,感謝院內推動全責護理的服務,讓他們身心壓力備減。 周照芳是台灣護理界重要前輩,夫婿陳榮基更有「台灣史懷哲」及「安寧舵手」的美譽,論社經地位,即使住豪宅開名車也不足為怪。但陳榮基夫婦捨棄奢華生活,追求人生價值,即使如今已從醫院退休多年,仍心繫「全責護理」、「臨終關懷安寧醫療」,希望透過自己的付出,讓人們增加些許幸福感,在病痛住院時可以減少經濟及心理的負擔。 不計成敗 爭取護理師權益 1964年台大護理系畢業後,個性喜歡挑戰的周照芳應徵了神經精神科護士,同時身兼護理系助教,為了累積實務經驗,她支領僅為護士半薪的助教薪水,卻幾乎全部時間都在醫院工作、輪班。 四、五年後,為了充實專業知識和實務技能,她在家人支持下,赴美取得護理碩士學位。爾後又在台大醫學院及醫院的支持下到美國學習護理行政管理,為台灣護理發展汲取了重要能量。 周照芳曾是護理部最年輕的副主任,擔任護理部主任第五年時,又到歐洲各國醫院見習。她簡化工作程序讓護理同仁工作更順手,甚至不惜得罪醫生,提升護理人員的地位。從護士的夜班費、薪資計算俸點、護理人員法,再到督導的主管加給,不畏強權不斷為護理人員爭權益。「醫生醫治病人,但後續的照護全靠護理人員,誰能說護理人員不重要呢?」 當眾多醫護人員因她向銓敘部據理力爭敘薪辦法而收入增加時,唯獨領台灣大學副教授薪資的周照芳沒有獲得加薪,但時任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的她認為,能夠為子弟兵爭取福利,比自己加薪更讓她感到開心。 1991年9月,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台大醫院,在院長林國信領導,副院長洪伯廷及沈友仁指揮,護理部主任周照芳帶領護理同仁周詳規畫下,順利完成台灣史上最大的搬家工作。醫院搬遷時,周照芳站在中山南路安全島上指揮全局,常德路舊院舍內近千名病人,半夜(凌晨一至七時)在警車協助保護下穿越中山南路抵達新院區。連續十幾天,終於完成這項空前的任務。但是,周照芳心裡其實有一個更艱鉅而悲天憫人的宏願,就是全責護理。 前一篇文章 原創音樂劇《釧兒》重獻新聲 下一篇文章 閻奕格 歌聲就是最好的樂器 熱門新聞 01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2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2025.08.1704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2025.08.1705新竹.五峰 原鄉祕境湧風雲 矮靈夜祭傳古韻2025.08.1806普中好苗子校友獻卡片 感謝星雲大師裁培2025.08.1807【人間行者心】盛夏走讀:一場身心靈的清涼饗宴2025.08.1708增電網韌性 啟動電纜地下化規畫2025.08.1709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從善如流2025.08.1810核三重啟 238專家連署力挺2025.08.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盧天祥、許伊琍 以花供養功德無量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鄭麗貞 作者其他文章宋少卿 防疫中也要散播笑聲 李讓 善用口琴傳達理念李叢光 循佛陀足跡 找生命價值吳文輝、楊素秋 守護孩子回家蕭文乾 致力英語教改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