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卿爸妹
「卡」,這個字的意涵豐富且模棱兩可,與每個人的關係難分難捨。
回憶童年,每逢耶誕、新年,文具店就擺上各式卡片,任君挑選,就算荷包再緊,也買得起一張撒滿亮片的小賀卡,送出去bling bling的,給人歡喜。如能在上頭寫上誠摯的祝福,就能讓友情、師生之情增溫,禮輕情意重。從小到大,不知送出多少卡片,但有一天,卡片突然沒銷路了,因為多數人都改成線上問候了。卡片,作為人情通關之用顯然已失效。
節慶賀卡,在科技年代的人情上是派不上用場了;但另一種卡卻不退流行,且大行其道,愈多愈好。帶著它們,就能打開任意門,自在行走江湖,悠遊卡、提款卡、金融卡、信用卡、會員卡、門禁卡、出勤卡……名稱多樣,族繁不及備載。有了這些卡,生活多半暢通無阻,一點也不會卡住。
不過,有再多的卡,也不代表人生幸福。畢竟,這些都是身外物,心中無罣礙,才能心安平安,享受順暢人生。
可嘆的是,許多人的人生都「卡」住了。他們跟自己過不去,也跟別人過不去,整天卡在各種負面的情境裡,唉聲嘆氣,情境中滿是傷心的回憶、悔不當初的過往、對目前的不滿、對未來的惶惑……
不同年齡族群各自「卡位」,「卡」在不同的方「位」。學生卡在分數,或是零用錢不夠花;上班族卡在壞「薪」情,甚至事情做不完;退休人士卡在整天無所事事,以及生命了無生趣。
而所有人都某種程度的卡在各種負面的社會觀感裡,諸如性別歧視、年齡歧視等等,深感時不我與、有志難伸,所有的欲望都遭禁錮,變得不死不活,生命完全卡住了。
卡住的人多半一臉陰沉,老實說,跟卡到陰,也相去不遠了。
與其整天卡卡,倒不如走出家門晒晒太陽,多接觸陽氣,一掃心中的陰霾和臉上的陰陽怪氣。
這世上大概只有一個人可以卡卡有理了,女神卡卡是也!但她的人生可一點也不卡,而且還超順的。人家都不「卡卡」了,我們既非女神,就更不該卡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