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街頭,有人挑著擔子兼拉著幾個塑膠箱子,沿街做生意。圖/卿爸妹
文/卿爸妹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街頭,有人挑著擔子兼拉著幾個塑膠箱子,沿街做生意。遊戲規則很簡單,只要遇到有興趣的客人,就放下箱子,直接蹲在路旁,任君挑選肩頭上所擔的貨色。
只見買家問了貨品價錢,可能很合理,也沒多討價還價,隨即成交。兩三個客人皆如此。不過,看賣家急著清貨的架式,恐怕也是俗俗賣吧。有人問了芭樂,賣家抱歉的說已售完,看來上門「交關」的買家都是食髓知味、買過再回頭的熟客。
買賣雙方駐足不過五分鐘,卻讓人有種回到時光隧道的錯覺,唯一露出馬腳的是,賣家除了有根看似木製的扁擔外,其餘的吃飯傢伙不是竹製或木製,而是塑製品──她用多個藍綠色的大圓盤外加兩個當作底座的紅色籃子,便簡單而有創意的搭建出擔子兩邊顏色一致的貨架。
說起來,這現代賣貨娘行走江湖的裝扮是粗糙的,但卻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力與美,一種為了討生活,把所有的重擔擔在身上的踏實與果敢,也把藍、綠、紅這幾種原本很美麗、後來卻遭政治抹黑的色彩變成和諧而錯落有致的生命力。
女人好行!這是我對這位討生活的勇者的讚美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