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嘉雯
曹雪芹是作家,又是畫家,他將一部綿延悠長的《紅樓夢》,描寫成一幅逼真活現、歷歷在目的連環美人軸,並以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其靈活與神肖,其間有詩詞、有畫像,還有風箏等精美工藝品。而每一件作品皆飽含了曹雪芹生活與創作經驗的具體感受,很值得我們細細體會其間的美學意境。更有趣的是,這一連串的美人圖卷,實際上都起源於一位鄉村丑角婦人──劉姥姥。
小說第四十一回,那劉姥姥因喝了些酒,又吃了許多油膩的食物,竟通瀉起來!及至從廁所出來,一時間只覺得眼花頭眩,辨不出路徑來,再四顧一望,則滿眼皆是樹木山石、樓台房舍,她只得順著石子路慢慢走來。忽見前方有一帶竹籬,於是順著此路繞過花障,進了月洞門,迎面是一片池水,周圍以石頭砌岸,清水上白石橫架。劉姥姥於是度石過去,再順著石子甬路往前走,不久之後看見了一道房門。她進了門,突然就有一個女孩兒滿面含笑地迎了出來。
這女孩生動得就像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恍如正在走動似的「迎了出來」!劉姥姥好高興,自以為得到了救兵,趕忙笑道:「姑娘們把我丟下了,要我碰頭碰到這裡來。」可是這位可愛的女孩兒卻只是笑盈盈地不答話。那劉姥姥便趕上來拉她的手,沒想到,竟「咕咚」一聲!額頭撞到了硬梆梆的板壁,把頭碰得好疼啊!再定睛一瞧,這才發現笑臉相迎的女孩而竟然是幅畫兒!
劉姥姥很詫異,她心想:「原來畫兒有這樣活凸出來的!」一面看畫,然後又伸手去摸,卻又是一色平的!二度空間的畫面竟然展現出立體「活凸」的效果,可見這幅畫是如何地微妙唯肖。姥姥因此點頭歎了兩聲,便又從蔥綠撒花的軟簾之外,想辦法出去找路了。這一幕景象使是我們看到怡紅院裡有一幅活像個真人的美人畫。這究竟是一幅什麼樣的畫呢?我們後續將有所分析。
事實上,早在第十九回,賈寶玉已經帶領讀者先見識到了一幅「活生生」的美人圖。那時正值年節下,而寶玉就是個最無事閒暇之人,偏偏這日一早,襲人的母親親自來回過賈母,接了襲人回家去吃年茶,得到晚間才能回來。因此,寶玉只和眾丫頭們又擲骰子、又趕圍棋地玩遊戲。正在房內玩得沒了興頭,忽見丫頭們來回說:「東府珍大爺來請過去看戲、放花燈。」寶玉因此過府看戲。
誰想這日賈珍這邊唱的是《丁郎認父》、《黃伯央大擺陰魂陣》,更有《孫行者大鬧天宮》、《姜子牙斬將封神》等類的戲文。倏爾神鬼亂出,忽又妖魔畢露,甚至於揚幡過會,號佛行香,鑼鼓喊叫之聲遠聞巷外。滿街之人個個都讚:「好熱鬧戲,別人家斷不能有的!」
那賈府裡的爺們賈珍、賈璉、薛蟠等只顧猜枚行令,百般作樂,此時獨有寶玉滿心不悅,他見到這景況「繁華熱鬧到如此不堪的田地!」便走開了。
寶玉逕自來到東府的小書房,因為他記得這間房裡曾掛著一軸美人,「極畫的得神」!所以這又出現一幅傳神的美人畫。很特殊的是,寶玉對美人畫的心思。他想:「今日寧府這般熱鬧,想那裡自然無人,那美人也自然是寂寞的。」於是寶玉想去「望慰她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