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在哪個城市旅遊時吃到的點心,路邊的小吃攤,販售「豆干冬粉堡」。
圖/雲晶
文/雲晶
忘了是在哪個城市旅遊時吃到的點心,路邊的小吃攤,販售「豆干冬粉堡」。
用的是黑豆干,夾上冬粉、小黃瓜、豆包絲等,好大一份,幾乎可以庇美漢堡的感覺了,當時頗為驚豔,所以買了好多份,家人每人啃一個。
說是「啃」,還真不是誇張,因為嘴巴要張很大才能完整的一口咬下。視覺上很驚豔,吃起來就普通普通,主要原因是太大了,夾的餡料也太多,似乎找不到主角,所有的味道全都混淆。更傷腦筋的是,「一個」竟然吃不完。媽媽是率先啃完的第一名,喟嘆的說:「這吃完很飽耶,午餐可以省了。」大家都笑了,紛紛佩服老媽的吃功,其他吃不完的人只好把袋口封緊收起來,雖然我奮戰到最後,還是吃完了,可惜,談不上美味,反而吃得有些勉強。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但後來每回看到大黑豆干,總會想起當時的豆干冬粉堡,導致我對大黑豆干興趣缺乏。
近日至豆腐店買板豆腐時,又看到主角「大黑豆干」,一時心血來潮,決定用它來做做「刈包」。媽媽一聽,竟然也想起當年的豆干冬粉堡,叨叨絮絮的提醒:「做瘦一點,不要那麼胖,硬塞下去,胃也會不舒服。」媽媽的意思是:別做得太大,別塞太多東西,否則撐著吃完,對胃也不好。當時我們為了不浪費食物,含著淚硬是啃完那個堡,大家都心有餘悸。
沒想要做成漢堡,就只想吃吃酸菜的滋味,準備的材料非常純粹;將大黑豆干先切開滷過,再夾入酸菜絲、花生粉、糖粉、小黃瓜等。「豆干刈包」就這樣簡簡單單的出來見人了。酸菜的甘香讓豆干的氣味不會那麼單調,吃完一個,還意猶未盡呢!
這份豆干刈包的主角就是「酸菜絲」,一定要挑選頂級的酸菜才會有好的氣味,市場上販售已切好的酸菜絲,通常不香,或是過鹹、過乾,完全吃不出酸菜那特有的酸、甘、香。小黃瓜略醃過比較入味,不想醃也可以,隨自己喜好。還可以加上香菜,愈能襯出微辛的香氣來。
「花生粉」和「糖粉」是春捲和刈包裡很重要的素材,畫龍點晴、不可省略;當然,不喜歡的人也可以其他醬料取代,例如甜辣醬、海山醬、黑胡椒醬,想必更會有另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