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間一戶農家建造了一個柵欄,飼養了豬仔、綿羊及乳牛,人們和動物們過著祥和的生活。圖/謝玫真
文/佛光文化編輯小組
村間一戶農家建造了一個柵欄,飼養了豬仔、綿羊及乳牛,人們和動物們過著祥和的生活。
一日早晨,農場主人走進柵欄,挑選一隻毛茸茸的綿羊,準備幫牠剃除全身的雪白羊毛。主人手拿著電動剃刀,把羊全身厚厚長長的羊毛全部剃下來;剃羊毛的整個過程,溫馴的綿羊都安靜地讓主人翻來翻去,讓主人方便進行剃毛的工作。被剃毛後,光溜溜的綿羊又被主人帶回去柵欄,回復平靜的生活。
過了幾天,主人走進柵欄,將乳牛牽出去擠牛乳,乳牛安靜地站著,不煩躁也不亂動,讓主人順利地擠出牛乳。過了一段時間,主人終於擠了足夠的新鮮牛乳,將乳牛放回柵欄,乳牛回到一望無際的大草地,低著頭吃草,吃得津津有味!
有一天,主人打開柵欄,捉住了豬仔,豬仔用盡全身的力氣奮力抵抗,掙脫主人的捕捉,並且悲淒地大聲嚎叫。豬仔淒厲的嚎叫聲驚動了綿羊和乳牛,牠們厭惡地斥責道:「主人也常常來捉我們,我們也沒有大呼小叫,拚命地想要逃脫,只是柔順的服從主人帶我們離開柵欄。今天才捉你一次,為什麼就那麼抗拒呢?」
豬仔聽了,回答道:「主人捉我和捉你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呢!他捉你們只是要羊毛和乳汁,然後就放你們回柵欄了;可是主人捉我卻是要宰殺我,是要我的命呀!」
綿羊和乳牛聽了恍然大悟。綿羊說:「對呀!我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豬仔的處境和我們不同啊!」綿羊說:「我們剛剛不應該斥責豬仔,而且還那麼冷漠的罵牠,完全沒有想到牠快要沒命了,我們趕快跟豬仔道歉吧!」乳牛說:「綿羊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們真的錯了。」
豬仔說:「我接受你們的道歉。大家一起生活,只要學會體諒別人的悲傷,學習關心他人的感受,不但不會有爭吵,而且可以和睦共處。」綿羊說:「豬仔說得真好!由於情況不同,大家很難了解對方內心的感受,因此常常以自身的想法去責罵他人,造成衝突對立。如果彼此互換角度和立場,設身處地替對方想一想,必然可以化解所有爭吵和誤會。」
綿羊和乳牛學到了一門處世的道理,受益良多。羊牛開心地異口同聲說道:「『將心比心』是和諧相處的祕訣,要有體諒別人的心,這才是人間的修行。」
本文節錄自佛光文化《圓豬說》
啟 發
一般人常以一己之眼看待萬事萬物,侷限會造成成見,讓我們人生的視野不夠寬廣。若能轉換立場與角度,會發現你所看見的未必是「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