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郁美
肇始於台灣的校園歌曲運動雖然距今逾四十年,但對當代音樂的影響、受人懷念程度未曾稍減。我們回溯那個蓄勢待發的年代,絕不可忽視三個家電產業,「家電」與「音樂」有何關聯?不妨細說從頭。
歌林催生洪小喬與金曲獎
當時國內的電器業幾乎都有日資成分(本土品牌是「大同」),知名品牌如台灣松下(國際)、新力、聲寶等火拚得厲害,為市場占有率而較勁。然而率先多角化經營、成立唱片部門的則是「歌林家電」,成績斐然。歌林唱片眾星如雲,如鳳飛飛、劉文正、胡立武、沈雁、江玲、黃仲崑、林慧萍、金瑞瑤、黃舒駿等,皆該公司旗下,洪小喬也是其一。
洪小喬是如何出現?她自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一九七一年(民國六○年),中視製作人顧英德會同東方廣告遞了一個電視歌唱節目企劃案給歌林唱片,獲得通過之後節目就開播了,此即「金曲獎」,換句話說歌林企業對本節目扮演了「獨家提供」的角色。為了出奇制勝,他們讓主持人洪小喬戴著寬邊帽遮去臉龐,抱著吉他以「神祕女郎」的姿態,與觀眾娓娓道來,並對外徵選創作歌曲。
可以這樣說:由觀眾投稿、發表、演唱自創曲,「金曲獎」應為濫殤。而當時,楊弦與余光中的合作尚未出現呢。
洪小喬本身即擅長創作,一首〈愛之旅〉轟動一時。它這樣說著:「風吹著我像流雲一般,孤單的我也只好去流浪;帶著我心愛的吉他,和一朵黃色的野菊花。我要到那很遠的地方,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我要走那很遠的路程,尋回我往日的夢。」
此外,洪小喬的幾首創作如黃仲崑唱的〈你說過〉、〈牽掛〉,也成了經典。
國際牌催生楊弦及民歌專輯
一九五三年,專事電器批發與貿易的青年企業家洪建全,把他生產的電氣命名為「國際牌」,即使與日本松下共同成立「台灣松下」,仍延續「國際牌」的品牌名稱,數年間壯大起來。
通常電器業者都會成立文教基金會,一方面回饋社會,一方面節稅。個人以為洪建全基金會深耕於藝術、文化、書刊等,甚受社會敬重,是最徹底執行的一個。首先,他們在一九七五、一九七七年出版了楊弦的有聲專輯《中國現代民歌專輯》、《西出陽關》以及三張合輯:《我們的歌1、2、3》。至今楊弦的原始專輯都已絕版(當時無CD),目前唯一可追索的是一九七七年由滾石唱片所發行的《滾石民歌時代百大經典》。
顧名思義,獨立音樂(Independent Music)是指從錄音到出版都由音樂人獨力完成。它不依商業體制、不走流俗路線、沒有知名品牌撐腰,現在回想起來楊弦專輯可說是台灣獨立音樂的濫觴。
楊弦全憑個人的創意與理念,把余光中以及其他詩作譜成曲如〈鄉愁四韻〉、〈民歌手〉,與當時的流行歌曲截然不同,可說創新、實驗、大膽,啟迪了後來的音樂人,不能不說意義重大。而洪建全基金會的洪簡靜惠到中山堂聽楊弦的歌,甚為賞識,洽談之後決定幫楊弦出專輯,雙方都在大膽嘗試,沒想到開出了璀璨花朵。
新力牌催生金韻獎
刻苦自勵的陳茂榜亦由電器行起家,後來同時擁有聲寶企業、新力企業,這樣「橫跨兩邊」的經營紀錄實不多見。
當時在新力企業底下特設「音樂製作部」發展有聲出版,對外的品牌名稱則是「新格唱片」。為何如此?乃因日本SONY已有自己的音樂品牌:CBS/SONY,他們不同意台灣使用SONY(新力)的商標。台方只好另行發展「新格」,並且趁機研發小家電,期能與日方並駕齊驅。
起先「新格」仿效「歌林」走流行歌曲路線,簽下劉藍溪、李麗華、丁曉慧三女將,結果市場反應平平。又因楊弦專輯熱賣,於是企畫人員動腦筋在學生身上。
一九七七年六月,由「新格」主辦的第一屆金韻獎大賽展開,以高額獎金向大專院校廣徵詞曲創作及演唱人才。年底出版了兩張紀念專輯,銷售獲得空前勝利,大街小巷盡聞〈再別康橋〉、〈如果〉、〈小茉莉〉,數年間新格唱片成市場新寵。
至今回想起來,甚為欽佩這三家電器業者對音樂的披荊斬棘、勇於創新。他們是:歌林牌創辦人李克竣、國際牌創辦人洪建全、聲寶/新力牌創辦人陳茂榜,且讓我們向三位前輩致敬。那六年時間改寫了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局面,一種嶄新的、強調自創歌曲的、屬於年輕人的時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