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識一位中年大姐,說是中年其實也超過六十歲了!不過健步如飛、聲音洪亮的她,若不是額臉上的皺紋,實在就像個中年婦人一樣。
圖/啟步走共享私塾提供
文/啟步走共享私塾提供
最近認識一位中年大姐,說是中年其實也超過六十歲了!不過健步如飛、聲音洪亮的她,若不是額臉上的皺紋,實在就像個中年婦人一樣。
過去,過了耳順之年即被稱為「銀髮族」,早些年前的農業時代,這已是個在家裡含飴弄孫、當太上皇的年紀了;然而廿一世紀後,為了不被年輕人嫌老、嫌落伍,就得學習電腦、網路,這才跟得上時代,不顯老!
我認識的這位大姐偏偏反其道而行,堅持不幫兒女帶孩子,沒有臉書、沒有LINE,手機只拿來打電話,而且只有白天開機;冬天不吹暖氣、夏天不吹冷氣,雨天就把碗盤拿出去淋雨兼洗碗,八公里內的地點一律步行,不坐公車、捷運,更沒見過她開車、騎車,有時為了拿大型物品或重物給我,無法一口氣搬運,她寧可來回兩趟,也不願坐車一趟完成。
大姐主要的日常活動是幫鄰里整理環境,免不了需要清理回收的生活用品。您以為她是以回收為生的經濟弱勢嗎?不!她可是金融保險業的退休人士。退休後,有感於現代人對資源的浪費無度,並看透「人就是需要勞動」才能維持健康的身心,因此把自己家的東西陸續變賣、送人,並協助鄰居們進行環境的清潔整理。
除了打掃、美化環境,她更將眼光放在地球資源的循環利用,所以,她最喜歡跟我閒聊的主題,就是如何運用環保資源整理家務。去年底的九合一大選結束後,大姐撿拾了許多競選旗幟與布條,手工縫製成環保布袋,與我常撿拾壞掉的雨傘,取其傘布來製作防水袋,又是另一種不謀而合的生活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