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世界遺產 遺世美景不獨賞 人類瑰寶永流傳(上)

文/曾依璇 |2019.03.31
1880觀看次
字級
鐵塔景觀日夜皆宜。 圖/曾依璇
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2019年3月號 http://www.cna.com.tw

文/曾依璇

為了一八八九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法國建築師艾菲爾(Gustave Eiffel)設計了一座在當時來說既大膽又充滿金屬冷豔美感的鐵塔參加競圖,從一百零七件計畫案中脫穎而出。

鐵塔於一八八七年動工,耗時兩年兩個月又五天完工,包括五個月打地基、二十一個月組裝塔身的一萬八千零三十八個金屬零組件,以當時的工程進度而言,算是極為迅速。

艾菲爾鐵塔建造之初,原本只打算使用二十年,但由於這座塔具有電波傳輸及電子通訊功能,最後被保留下來,於一九九一年與塞納河沿岸古蹟同列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世界遺產。

艾菲爾鐵塔落成時的高度為三百公尺,一度是全球最高建物,後來被三百一十九公尺高的美國紐約克萊斯勒大樓(Chrysler Building)超越。

艾菲爾鐵塔的美與高度無關。這座塔展現了十九世紀末期的技術水準及建築工藝,如今是巴黎地標、甚至是法國象徵,每年迎來七百萬人次遊客,自落成以來,累積超過三億人次參觀。

艾菲爾鐵塔並非一開始就獲得如此歡迎,完工前,就有作家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及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等眾多藝文界人士批評這座「悲慘的燈柱」、「巨大又不雅的骨架」破壞巴黎市景觀。

鐵塔完工後,群眾大加讚賞,一八八九年的萬國博覽會期間就有二百萬人次參觀鐵塔,批評也逐漸平息。

近年,法國深受恐怖攻擊威脅,艾菲爾鐵塔做為顯著地標,很有可能成為攻擊標的。因此現在的遊客不再如以往能自由在塔底穿梭散步,要通過檢查站或金屬偵測門,鐵塔周圍也開始施工,築起防彈玻璃牆,多少會影響景觀。

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2019年3月號

http://www.cna.com.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