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跟著媽媽買菜,小小的手心在人群中緊握著媽媽的手,賣菜的老闆將地上當作了餐桌,一簍一簍的菜,琳瑯滿目擺滿地圖/微微風
文/微微風
還記得小時候跟著媽媽買菜,小小的手心在人群中緊握著媽媽的手,賣菜的老闆將地上當作了餐桌,一簍一簍的菜,琳瑯滿目擺滿地;大人們都得將洋裝裙襬稍整理再蹲下挑菜,這時,我最擔心專屬我小手捉拿的裙角,媽媽一蹲,就沒有辦法緊緊繫住了,因此更加細心睜大眼睛……好好盯著大人的「手」與「菜」,小小的眼睛正在找尋與等待大人結帳後,小手便可伺機從某個角度再伸長去握緊媽媽的手。
這種對於「菜」的眼力,讓我對「高麗菜」的挑選印象極深刻,有時葉片被菜蟲啃得可以,大人會一葉葉剝除,儘量讓秤子秤出來的菜價是「淨值」,我們是公務員的小家庭,幸福美滿就是「高麗菜」與「胡蘿蔔」兩樣拌在一起煮食,當時對小小年紀的我而言,簡直就像是童話故事裡的圓舞曲,是「幸福」的象徵。
為什麼會如此喜愛呢?因為每當餐桌上有高麗菜炒胡蘿蔔,便是一家六人到齊的幸福食光,還記得那時的全家福餐,須在餐前將紅木餐桌從牆邊拉到客廳中央、以爭取更多座位,還得添一張椅子、再疊上一張小凳子讓我榮登「衛冕者寶座」,人小個子矮的我,得如此的高度才能夠看見每個大人的臉。儘管碗裡的食物都是從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的筷子裡遞過來的,但我還是能夠靠著一張小嘴與一雙小手指揮著,一餐下來滿足的不是五臟廟,而是因為充滿 「愛」。
四十多年後,儘管母親的牙不夠堅硬,手腕不夠靈活,但廚藝裡的愛卻還是藏得那麼深,我曾問過母親:「養孩子應該很辛苦……」她竟然回答:「不會。很快樂」。四個小蘿蔔頭,多少的辛苦在媽媽的時間軸裡是「圓舞曲」。這時的「高麗菜炒紅蘿蔔」,還須加進一項「微處理」,藉助刨絲器,將胡蘿蔔刨成厚薄適中的菜片,太薄便失甜味,太厚又比不上堆朵的口感,手力得須恰到好處,真想為母親這樣堅毅的廚藝家帶上一頂「桂冠」,因為這張餐桌是她的嫁妝,而每一盤菜色裡都有一分雋永的滋味──這種滋味就是「母親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