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粧 手製台灣茶 米其林飄香 文╱竹山 |2019.03.16 語音朗讀 34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舉辦台蘇兩地藝術家寫生作品展。圖╱梁美粧 角落遇見巧思。圖╱梁美粧 梁美粧讓台灣手作茶飄香異國。圖╱梁美粧 梁美粧讓 台灣手作茶 飄香異國。圖╱梁美粧木柵茶山賞茶找茶。圖╱梁美粧 文╱竹山 梁美粧出生於土城承天禪寺山下的中醫師家庭,由於許多台灣茶鄉的農會幹部及茶農都是家中醫院的病患,從六歲開始,她就喝遍台灣頂級烏龍茶,爸媽也教導她如何品嘗並記憶每種茶的風格特色。 世新大學畢業後,梁美粧的工作一帆風順,在外商公司服務期間曾派駐法國,也常常到中國大陸出差,同事或客戶知道她懂茶,常常請她代為找茶買茶,因而深知外地人喜歡什麼樣的「茶感」。 一切順遂的她,當時沒有任何信仰,直到十年一次公司員工旅遊中,遭遇嚴重車禍,摔破了膽,不斷泌出的酸性膽汁分分秒秒浸蝕破壞內臟,梁美粧卻遲至十小時後,才因醫師意外走錯路繞回醫院下,幸運撿回一條命。 人生轉捩點 與菩薩相遇 從日月潭送回台北內湖三總過程中,公司老董親自打電話給三總院長,請他照會肝膽腸胃科的劉醫師幫忙救治。當天下午劉醫師在汀州路三總看完診,已累得不想接這個突如其來的病患,沒想到在開車回家路上,竟莫名其妙走錯路開回內湖。 劉醫師心想,「那就去急診室看看吧。」這一念之仁,救了梁美粧。在加護病房觀察的那三天,梁美粧每天都看到一位白衣菩薩手拿楊柳枝及花瓶看著她。原本醫師認為大概要住院兩個月,沒想到她復元迅速,只住院了十六天。 梁美粧回想,當時只要閉上眼睛,菩薩就來到眼前。而且明明開了大刀,身上有五十多個釘書針固定傷口,她竟聞不到任何血腥味。更神奇時,她彷彿看著醫師開刀般,能清楚描述麻醉後看到的開刀房景象,連醫師如何剪開她的內臟,及菩薩俯望著她的場景……全都歷歷如繪。 「人在工作順利時,不會想要有信仰。」而現在,「我相信觀世音菩薩。只要有信仰,就會循規蹈矩。」梁美粧用與死神擦身而過的經歷驗證出這個道理。 危機中成長 找到好志業 重大車禍讓梁美粧休息了三年。這三年,她除了在家帶小孩,也跟一些佛教團體的師姐去茶園及學習泡茶。現在回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這場車禍,身為單親媽媽的她,不可能有時間陪伴幼兒三年,也無法沉澱下來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二○一一年,梁美粧身體康復後靜極思動,她思考了許久,選擇以推廣台灣茶為職志。她創立「麗水茶苑」,與目標理想一致的茶農簽訂契作,親力親為做手工茶,並指導茶農製茶工序,堅持百分百國產優質茶葉,不摻任何進口茶或劣質茶。 頭一年,每天有不同的人對她踢館、嘲諷,推廣之路走得艱辛,雖難免流下眼淚,卻堅持自己選擇的路,期許自己從茶事生活裡找到幸福感,和追求茶事生活美學。「美就是回來做自己,找到自己生命裡最真實的部分……」梁美粧引述蔣勳老師的話,印證自己的覺醒之路,也發現自己對茶擁有與生俱來的敏銳覺察,許多製茶的潛能,彷彿從記憶深處被一一喚醒。 質樸心伴茶 最是幸福事 二○一六年,梁美粧創立了台北茶韻協會,藉由公益及藝文活動,專門推廣台灣茶及茶事生活美學。去年,已經在台灣北部、中部、東部,以及大陸上海舉辦茶事藝文活動,如宜蘭有古琴茶會、台北有結合了舞蹈表演的「古漕新韵、千秋傳承台蘇兩地藝術家寫生作品展」、在上海甲午山堂的優美琴韻當中,漫談「台灣烏龍茶,蜜香的靈魂」。美,是無所不在的,她希望將茶飲融入些許自然、樸質的元素,展現更深一層意義的「簡單從容之美」,傳達獨有的極致品味。 去年,梁美粧把自己手做的特色茶品送至比利時評鑑,結果榮獲「二○一八歐洲米其林二星」評價。梁美粧不自滿自誇,反而由衷感謝團隊成員一起努力打拚台灣好茶。 曾經學畫的梁美粧說,泡茶、品茶都與生活息息相關,就像繪畫前要有「八分鐘的靜心」,如果心一時靜不下,就先以八分鐘為單位,來揣摩泡茶需要的靜與境。而喝茶端看自己的用心,可以是生活中的平凡事,簡單易行的煮水、沖茶入杯,用平常心與茶相伴最是幸福。 當然如果環境和心情剛好許可,喝茶也可以詩情畫意,在燒紅的龍眼木炭上,靜待那一壺的水煙緩緩地細注入壺內,感受慢時細火後那一份心口上的茶香,更是美事一樁呀。 前一篇文章 洪若虛 悠然撫琴 靜待有緣人 下一篇文章 江羚瑜傳遞幸福使命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作者其他文章在咖啡中印證佛法吳若權照護母親20年 也列清單追夢!林永發林冠廷父子結伴悠遊藝術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