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菲
外公剛過完九十大壽,壽宴上,外婆和他有說有笑,兒女齊齊為他祝壽,孫子、孫女承歡膝下,好一幅「家和萬事興」的美好畫面。外公一直是個樂呵呵的人,從我記事起,幾乎沒見過他為什麼事生過氣,跟誰有什麼解不開的仇怨。
外公有個口頭禪——「夠了!」記得上小學時,外公是他們廠的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主任快要退休時,廠裡找外公談話,想要把他扶正,外公婉拒了:「我雖然工資待遇沒有正職高,但我覺得夠了。拿一分錢幹一份事,我如今還有時間陪陪老婆、孩子,一旦當了正職,我恐怕工作責任增加了,就會更忙碌了。家裡的事我不能全扔給老婆,當個副職,夠了!」外公沒有扶正,擔任辦公室副主任一直到退休。
我小時候國文成績很好,數學成績卻很不好,每次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媽媽便拿著我的成績單搖頭又晃腦,臉上寫滿了「恨鐵不成鋼」,她責怪我:「你國文都能考那麼高分,可見你挺聰明的呀,怎麼數學就不能多努力一點呢?」
外公替我辯解:「孩子的國文成績好,可見她在語文上有天賦,夠了!你這望女成鳳的媽呀,不要太求全了,難說我外孫女日後能成為一個大作家呢!」外公的這句「夠了」開導了媽媽,考大學那年,我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國立大學的中文系。
外公退休後,外婆替外公鳴不平:「廠裡對你不公平,你這個級別、這麼長的年資退下來,怎麼只有這點退休金呢?隔壁老張,你知道他的退休金比你的高多少嗎?」外公滿不在乎:「這些退休金也夠我們花了,我們都老了,兒女的工作也都不錯,要那麼多錢也沒用。你不要老跟別人比錢多錢少,你也比比子女是不是孝順、身體是不是健康啊!這人呀,一處多了,另一處就少了,這些錢,夠了!」
外公的「好心態」是一個巨大的磁場,讓他的晚年生活不孤單。他的朋友都喜歡和他一起遛鳥,說外公特別好相處;家中晚輩都惦記著他,一有空就來看他,跟他說說生活與工作中不順心的事,外公平實的話語、發自內心的樂觀笑容,似乎能把一切煩擾瞬間化解。
外婆有一次發自真心地對我說:「這輩子跟你外公在一起,雖沒大富大貴,但真的很幸福。他那句『夠了』,聽多了雖然心煩,但卻是咱們家的處世哲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