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猛吃胃藥 拉黑便險送命

 |2019.02.28
148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一名年約六十歲的阿伯長期有腹部悶痛的情形,從小家人就告訴他,胃不舒服就喝胃乳,日前身體不適時也一如往常吃些胃散或胃藥,不過卻沒有明顯改善,他這一次加碼止痛藥以及胃藥,照三餐吃,連續吃一個月還是沒有改善,直到拉出黑便超過三天,阿伯才覺得怪異,某天痛到差點昏厥,送醫急救才發現阿伯早就胃潰瘍,差一點就胃穿孔導致腹膜炎送命。

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戴芸浩表示,類似的情節雖然隨著資訊的發達,日趨減少,但仍有許多長輩會以為胃藥對身體無害,常濫吃胃藥反而出現腸胃道的問題,主要的原因是,胃藥大量服用可能會打壞身體原本的機制,使腸胃細菌過度生長,並增加感染的機率,有些藥物還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如氫離子阻斷劑隨意亂吃,可能會增加骨鬆的風險等。

坊間常見的胃藥種類分為四大類,藥局最常賣的屬於「制酸劑」,主要的成分為鋁或是鎂,常吃的民眾會因為鋁而便祕、因為鎂而造成腹瀉,也會造成腸胃負擔,其餘的種類則常見於處方藥,如組織胺抗結劑(H2 receptor antaginist)、氫離子阻斷劑(PPI)、胃黏膜保護劑,俗稱胃乳等。戴芸浩表示,曾聽聞有民眾從小到大,每天一定要吃一匙胃散,等到認知胃藥不得天天吃時,卻出現沒辦法戒斷的情形,呼籲民眾也不要再就醫時,主動要求醫師開立胃藥,若沒有必要,其實不一定要用胃藥。

食藥署建議,當身體出現不適時,應該先釐清近期的生活習慣,如咖啡當開水喝、三餐不正常等,胃藥僅能暫時舒緩症狀,無法真正改變腸胃不適的狀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