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事 高山篇】八通關山(上) 文/黃慧元 |2019.02.27 語音朗讀 15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出發前,大家都會在八通關古道入口處大啖愛玉冰。圖/黃慧元 從八通關西峰看主峰時,更顯得主峰尖銳。圖/黃慧元 從八通關古道向外看去,可以看到玉山主峰和北峰的巍峨聳立。圖/黃慧元 曾經是日治時期的對關駐在所,如今已是荒蕪一片。圖/黃慧元 文/黃慧元 八通關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海拔三千三百三十五公尺,屬於玉山山脈的一峰。八通關剛好位於玉山群峰和中央山脈之間的鞍部,可以由此經荖濃溪上玉山或是繼續往中央山脈的深處邁進。「Pattonkan」的音譯原是鄒族語中的「玉山」,清代政府在命名時又賦予「四通八達」之意,這就是八通關的命名由來。 在台灣高山中,有所謂三尖、十峻和八銳之類的別名,其中八通關山、北稜角、小霸尖山、佳陽山、火石山、劍南尖山、轆轆山和塔芬山這八座山峰被合稱「八銳峰」。說起來,這些別名特別容易讓人搞混,例如「尖」、「銳」在字義上就十分相近,所以各位在認識這些高山時,不妨留意一下。 一般而言,前往八通關山都是從八通關古道東埔端進入,從海拔一千兩百多公尺要上升到三千多公尺,是一個蠻有挑戰性的落差。八通關古道又分為清代的八通關古道和日治時期的八通關古道,這兩條古道路線路徑完全不同,幾乎沒有重疊。 清代的八通關古道是由南投竹山鎮林圮埔起至花蓮璞石閣,因當時西部大多都已開墾,加上各國覬覦台灣,讓當時的台灣巡撫沈葆楨決定闢建三條東西橫貫道路,其中清代八通關古道就是其中一條,不過後來因為天氣因素,加上原住民的土地主權問題,所以才開通二十年就成了廢道。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加強管理,重新在東西兩段另闢一條「八通關越道路」,由中央山脈的大水窟作為分界點,東起玉里至大水窟,西起南投信義鄉久美村至大水窟。 相對於清代八通關古道著重於東西聯絡要道,日治時期的八通關越道路更著重於對台灣原住民的治理,因此沿路多設置警備的駐在所,如對關駐在所、大水窟駐在所等。現存的兩個八通關古道中,以日治時期的古道維護較好,而清代的八通關古道在民國七十六年時,就正式被列為遺址類的國家一級古蹟。 前一篇文章 【快樂塗鴉簿】 美麗的校園 下一篇文章 【創作花園】難忘三峽老街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5如是說2025.07.0206【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7安忍,一種無畏的慈悲2025.07.0208【詩】覺有情2025.07.0209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10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美麗的白耳畫眉【人間有愛】聊天是心靈的陪伴【快樂塗鴉簿】金色草原上的斑馬 【寶島覽勝】 九份與金瓜石【快樂塗鴉簿】碧潭好風光 【人生大智慧】 錯過的真相 作者其他文章【台灣好美高山篇】 奇萊南華 【台灣好美高山篇】 水青岡祕境 內鳥嘴山 【台灣好美高山篇】 西巒大山【台灣好美】 高山篇 志佳陽大山(下)【台灣好美 高山篇】 志佳陽大山 上【台灣好美】 高山篇 能高安東軍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