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練習題】 如影隨行的童年陰影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2019.02.26
1599觀看次
字級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春節假很長,狗年如同rap般快速的生活節奏,這幾天終於可以緩下來。

我和兒子去探訪久未謀面的老友一家。與老友相交十數年,兩家的孩子是一塊兒長大的,如今均二十多歲,不是快大學畢業就是已經步入職場,正要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打拚。

我們一夥人圍在餐桌旁,愉快地喝著茶,聊著孩子們的童年糗事,以及充滿喜怒哀樂的過往歲月。

儒是年紀最大的男孩,已有論及婚嫁的女友。我嬸味十足地問起最「專業」的問題:「你們小倆口打算要生幾個寶寶啊?有了教養寶寶的經驗,才能真正長大成熟喔。」

儒看了他老爸一眼:「以後我當了爸爸,絕不打小孩。」儒爸的臉頓時沉下來,我彷彿看見他額頭上的三條線。

二十三歲的兒子逮到機會,也跟著湊熱鬧吐槽他老媽:「我媽還把我丟在大陸的超市,差點被人口販子抓去賣呢!還有,我在游泳池都快淹死了,她卻以為我在玩,不救我呢!」我心裡想,還不是因為你小時候皮得不得了嗎?

然後,兩家的女兒們也加入了這場口水戰,你一言我一語地,把童年時對父母不理解且帶著悲情色彩的回憶,一股腦地倒了出來。例如:因為打破碗或打翻飲料挨罰、對打火機感到「好奇」而被愛心小手狠打到哭得稀哩嘩啦、說謊、經常性遲到,還有一些被打被罵卻百思不得其解的小事……

讀到這兒,父母們可思考一下,被孩子當眾吐槽時,您會為了面子立即為自己辯解嗎?或是否認孩子的情緒性記憶,再順便臭罵他們一頓?

我很想這麼做,但臨床經驗讓我忍住了。我知道,不管事件的對錯,千萬不要否定孩子當時的情緒感受,因為那是真實存在的。甚至,童年的陰影還會傳給下一代呢!

認真思考孩子們對我的控訴:媽媽在我們打翻飲料或打破碗碟時,會變得很不理智,讓人很害怕。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陰影。

小時候的我如果打翻飲料,肯定會被狠狠處罰一頓;但很奇怪,愈是小心翼翼就愈容易犯錯。我媽會一邊整理碎掉的玻璃,擦拭黏膩的地板,一面以高八度的聲音罵我,還要我站在原地不准動,以免踩到玻璃碎片,若我嘗試要幫忙,反而會被喝斥。

長大以後,我雖然能夠理解母親當時生氣的原因,但童年時害怕被罵的緊張焦慮,就這麼和當時的場景、懾人的氣氛以及母親罵人的話,一起深深烙入腦海中,潛伏著伺機而動。

於是,當自己的孩子打翻飲料,當年所有的負面情緒就會瞬間回來,我會用和母親一樣的表情、語氣,以相同的「台詞」責罵滿臉愧疚的孩子。

於是,歷史重演。

我一直覺得整個過程是這樣理所當然,直到看見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別的孩子身上,才意識到,打翻飲料、打破杯盤並沒有這麼可怕。母親可以心平氣和地帶著孩子一起收拾殘局,沒有難聽的話語,也沒有負面情緒。

我問那個母親:「孩子闖禍了,你不生氣嗎?」

她很理所當然地回答我:「為什麼要生氣呢?」

於是我告訴自己,不要再讓歷史重演:

第一步,覺察自己童年的陰影,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影響。

第二步,當相同狀況出現時,先喊停,別讓反射性的情緒主導局面。

第三步,回想那對共同收拾殘局的親子,告訴自己:「有什麼值得生氣的呢?」

第四步,練習練習再練習。

總之,「童年陰影」並不可怕,只要能夠覺察情緒記憶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當情境重現時,適時喊停,不用反射性的情緒來處理問題。這樣一來,就可以讓陰影淡出,讓歷史不再重演。

有時候,真正需要安撫的孩子,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