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咖啡品種 恐消失

 |2019.02.26
2438觀看次
字級
農人晒咖啡豆。圖/法新社
農人晒咖啡豆。圖/法新社
巧克力魅力無法擋,一個女孩體驗製作巧克力。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研究警告,在氣候變遷、疾病和濫砍森林三重夾擊下,六成野生咖啡恐將絕種,往後想喝咖啡,可能不再像現在這麼容易了。

法新社報導,全球每天要喝掉二十多億杯咖啡,但產值至少數十億美元的咖啡業,卻僅仰賴種植在少數產區的野生種咖啡,來維持商業品種的多樣性、適應不斷變化的病蟲害威脅。

英國皇家植物園科學家透過最新電腦模型和實地研究,預測一百二十四個瀕危咖啡品種能否挺過持續暖化與生態系統破壞威脅。

目前約七十五個咖啡品種有滅絕風險,十三種極危,阿拉比卡咖啡等四十種瀕危,另有二十二種易危。

咖啡滅絕風險

高於其他植物

皇家植物園咖啡研究長戴維斯(Aaron Davis)告訴法新社:「整體而言,所有咖啡的滅絕風險都非常高,將近六成,高於一般植物的滅絕風險。」

目前全球咖啡生產只仰賴兩個品種: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酸味和風味備受喜愛的阿拉比卡咖啡銷售約占全球六成,是最受歡迎的咖啡豆品種,生產地包括衣索比亞、南蘇丹等。

皇家植物園團隊評估衣索比亞四十多年間的氣候數據,衡量森林濫砍與氣溫升高破壞咖啡產地的速度。

他們發現,近三分之一野生阿拉比卡豆不種在保護區。執筆研究的戴維斯表示:「事實上,也有很多保護區遭受森林砍伐與入侵威脅,所以種在保護區不見得就代表安全。」研究一月刊登在《科學先端》期刊。

往後咖啡客比較難來上一杯,更別說少了咖啡會讓人昏昏欲睡,除此之外,研究團隊更擔心咖啡農的生計。許多咖啡農已因氣候變遷導致咖啡減產,而被迫另覓他處種植。

皇家植物園科學家指出,未來七十年內,阿拉比卡咖啡作物可自然生長的地方可能銳減至少百分之五十。現在咖啡豆大量盛產、抑制全球咖啡豆價格上漲的情況可能逆轉,因氣候變遷正減少這種作物未來數年可栽種的面積。

阿拉比卡咖啡豆要在全年溫度攝氏十五至二十四度、有涼爽和乾燥季節的地區生長。若太寒冷,作物會遭霜害,若太溫暖,品質又會下滑。

隨著地球暖化,氣溫上升正導致野生阿拉比卡咖啡豆作物面積減少。從巴西、衣索比亞到肯亞的咖啡農正遷往高處,並運用新技術維持產量,專家預估,若無法減緩氣候變遷對咖啡作物的衝擊,咖啡市場未來數年可能面臨漲價命運。

象牙海岸乾旱

可可豆也變貴

巧克力原料可可豆也受氣候影響,去年價格大漲。在主要產地象牙海岸乾旱所引發的投機買氣驅使下,倫敦可可豆期貨價格去年上漲近三成。

彭博行業研究(BI)分析,可可豆行情今年預料會繼續上漲,若今年第一季同時出現聖嬰現象和哈麥丹風(Harmattan),將導致極度乾旱的天候。就算聖嬰現象較弱,象牙海岸和巴西的供給看增,供給仍不太可能超越需求太多,因為碾豆業者常在價格低的時候才會擴大加工,漲價時則增加庫存,以配合日後全球巧克力的需求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