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圖/霍建明
黃山」圖/霍建明
文/霍建明
黃山離我的家鄉安徽天柱山麓其實很近,可想到光明頂、蓮花峰有一千八百多公尺的高度,心裡就有些膽怯。我畢竟不算是一個健康人,煩人的高血壓和慢性腎功能不全,會不會在山上悄然「從中作梗」?好在有孝順兒子全程陪同,我非常放心,其實,關鍵是他為我買的佳能單眼相機5D Mark III,「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當然要上山囉!
傍晚住屯溪,老街濃郁的徽派氣息令人讚歎。走過一條彎彎曲曲長長的古巷子,在頂頭左側一家酒店吃到了正宗的臭鱖魚,舌尖由臭逐漸泛香,是一次奇妙的經歷。
次日下午,從南門雲谷寺上黃山時,霧雨交加,幸運的是上午天氣晴朗,霽光閃爍。白雲賓館前景翠松傲立,山麓險峻;中間白雲翻滾,夾雜著縷縷霧靄。放眼望去,很遠很遠的地方,青山被浮雲纏綿,顯得既溫柔又好像無可奈何。由此想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威力無所不在,人們除了適應,還需慢慢學會與它交朋友。
我試著用相機的各種模式,變換角度不停地跟蹤白雲、灰霧移動的腳步,汗水從額頭淋下,衣服溼了又乾……到下午兩點多時,大霧毫不客氣鋪天蓋地的主宰一切。不是霧裡看花,而是除了溼漉漉的氣息,啥也看不到了,我們只好依依不捨下山。
回家後,在電腦上整理照片時,心裡忽地忐忑不安。黃山、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黃山大美的鏡像,不知經過了多少位大師和媒體編輯的精心演繹,我一介普普通通的攝影愛好者,「班門弄斧」是否貽笑大方?忽然,阿Q精神不知怎地又冒出來了——重在參與,不應只是口頭禪。
想起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心中揣有信念,時刻嚮往、仰視大美,就會慢慢觸摸到深度的邊緣,就不枉黃山仙境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