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治療師示範正確姿勢,建議民眾應用正確姿勢,保護身體不受傷。圖/許政榆
職能治療師示範正確姿勢,建議民眾應用正確姿勢,保護身體不受傷。圖/許政榆
【本報桃園訊】聖保祿醫院復健科主任陳皇仲醫師表示,今年春節前後至復健科門診求診民眾明顯成長兩成,除了定期復健的中風患者,也包括平時忙於工作、趁連假空擋「進廠維修」處理長期痠痛病症的上班族,以及因春節業務量暴增、每日工時達十二小時以上的物流業、美容業、運輸業等,時常見的包括腰酸背痛、手痠痛。
「低頭族愛滑手機,頸椎退化有年輕化趨勢」陳皇仲提醒,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發展迅速,不少民眾長期低頭看手機,姿勢不正確導致頸椎退化,包括椎間盤下降、長骨刺、頸椎弧線變化等症狀,近年提早到三十歲年齡層出現,呼籲民眾應及早治療,避免未來嚴重壓迫神經,造成手麻、無力的現象。聖保祿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洪瑩雯表示,有的家庭主婦因在短短春節前後兩周時間,密集從事家務,恐出現「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俗稱媽媽手)、或是「腕隧道症候群」,此外,搬動物品時若直接彎腰,容易因腹部肌肉不足無法維持長時間,而改用腰部代償施力,恐容易釀腰椎拉傷,起初會痠痛、嚴重者可能發炎,甚至痠痛到坐立難安。
洪瑩雯指出,有運動習慣的民眾,肌肉較有彈性不易拉傷,但若無運動習慣的人肌肉無力,建議平時多做核心肌群訓練,搬物品時以大腿蹲、維持身體重心垂直向下取物可避免腰椎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