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天氣變化大,長輩們如果輕忽胸悶、氣喘,小心「插管迎新年」。年近八十歲的陳爺爺,走路運動時常感到胸悶、頭暈,去年開始稍微走路就氣喘吁吁,自行至藥局買藥,病情非但未控制,最後心臟衰竭緊急送醫插管,才發現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經置換組織瓣膜病情才緩解。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映澄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多以七十、八十歲老年人為主,原因為瓣膜退化造成狹窄,使心臟無法輸出足夠血液,導致氣喘、胸悶。
據統計,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一旦發生症狀,病情急轉直下。
當出現胸悶時,平均存活時間約五年;開始出現暈厥現象,存活時間為三年;若進展至心衰竭症狀時,平均存活時間就只剩一、兩年。
心臟瓣膜置換分為金屬瓣膜及組織瓣膜(豬瓣、牛瓣),陳映澄建議,五十歲以上患者,可選用組織瓣膜,五十歲以下則建議採用健保給付的金屬瓣膜。
金屬瓣膜可終生使用,但需持續服用抗凝血劑防血栓;豬瓣、牛瓣較不易引起血栓,豬瓣膜耐用年限約十到十五年,牛瓣膜則有九成可使用二十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