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宜俊
大妹剛過世時,妹夫因少了朝夕相處的伴侶,終日失魂落魄,不發一語;兩個尚在念高中的孩子,則天天悲傷啼哭,也沒有什麼心思上學。這也難怪,大妹一向是家裡的頂樑柱,不但要上班,還得時時操煩家裡的大小瑣事,沒有片刻清閒過。
這兩個孩子,以前非媽媽煮的菜不吃,晚上讀書也要媽媽陪,連睡覺都搶著跟媽媽一起睡。孩子們脾氣又拗,偶爾被大妹說上幾句,就會亂使性子,而大妹總是耐心安撫。我們這些手足難免看不過去,覺得她太寵溺孩子了,忍不住說上幾句,但大妹總是笑著回說:「只要感受到愛,以後就算我不在身邊,他們也會懂事的。」沒想到,竟一語成讖。
喪事辦完後的那一個月,我們常到大妹家走動,順便幫他們帶些吃的、用的,但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安慰他們一家人。三妹與大妹住得近,幾乎每天都往那裡跑,只因大妹彌留前交代,要她幫忙看顧最放心不下的兩個孩子。
三妹也真的盡心盡力,還要孩子們把她當成另一個媽媽,好讓他們的心靈能有所依託。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孩子們開始學習獨立,不可像以往那樣,什麼都依賴別人。
果然,沒了媽媽的生活還真是一團亂。妹夫常常加班,無法在家照顧孩子,沒大人在,孩子們不會使用洗衣機,也不會拖地和整理家務,甚至連隔日要穿的制服和鞋襪,都搞不清楚該如何準備。三妹耐心地一樣一樣從頭教起,孩子們也很用心地跟著學,經過了一些時日,生活才慢慢地步上軌道。
有一次,三妹和孩子們閒聊,問了一句:「你們現在有感受到媽媽以前的辛勞嗎?」兩個孩子點了點頭,妹妹還忍不住紅了眼眶,啜泣著說:「以前我很不懂事,常常使喚媽媽幫我做這做那的,不但不能體諒她上班的辛苦,還常嫌棄她做得不夠好。直到現在,我才深刻了解到媽媽生前的辛勞,只是一切都太晚了,沒機會對她表達感謝。」
三妹邊摟著她邊安慰說:「你們懂事了,媽媽會在天上開心地看著你們。以後要變得更堅強,也要為愛你們的媽媽快樂地過日子。」孩子們似有所悟地點著頭。
雖然生死兩分離,不免讓人難過遺憾,但令人安慰的是,孩子們都變得更懂事了,相信大妹在天之靈,也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