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泉州名山及山中名寺(上) 文/洪少霖 |2019.01.07 語音朗讀 15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清源山老君岩 圖/洪少霖 清源山 圖/洪少霖 清源山南台岩 圖/洪少霖 文/洪少霖 泉州四大名山,分別為:東北清源山、西南紫帽山、西北朋山(一說為葵山)與南面羅裳山。傳說,它們為四神獸所化,用於鎮住泉南大地。 清源山又名北山,海拔五百七十二公尺,其山頂著名寺廟為:清源洞、南台岩。 清源洞,又名純陽洞、裴仙洞,為泉州著名道觀。傳說其為清源山三十六岩洞之首,有著「第一洞天」之稱,其山門向上左側有明萬曆三十六年(西元一○六八年)紀德碑一方,該洞府始建於宋代紹興年間,其擁有裴仙祠、觀空樓等建築。自古傳言,南宋紹興年間,裴道人追趕惡靈巨蟒,巨蟒逃入洞中,裴道人為守護眾生,便於洞口坐化,以阻止巨蟒出洞。 南台岩,位於清源洞之南,因而得名。傳說,其在唐代時為祈雨之台,曾為儒、道、釋三教合一之地,現其主要以佛教為主。其周邊摩崖石刻古樸蔚然,有「雲過絕壁、南山有台」、「空中台閣」、「天子萬壽」等。 紫帽山海拔五百一十七點八公尺,因山頂常有紫雲停留而得名。其最高處寺廟為「補陀岩」,傳說始建於明代以前,本為山中金粟洞僧人修行之地,其下方崖壁有多處歷代名人所題摩崖石刻。 紫帽山上最著名寺廟為金粟洞,為唐代道士修真之所。傳說,其門楣「金粟之洞」為宋時皇帝寧宗避居時親筆所書,金粟洞後山中現存有宋、明、清石刻六方。紫帽山中,除了金粟洞、補陀岩,且有古玄寺、古元室、妙峰院等唐、宋、明、清名人與修行者讀書修煉之所,及保福寺、安福寺、普照寺、五塔岩、法藏寺(鐵竈山佛國)等知名寺廟。鐵竈山為宋時道士起竈煉丹之地,曾有道觀,現有佛寺。 羅裳山位於晉江,海拔兩百三十九點五公尺,據說它的名稱與羅隱有著密切關系。羅隱為唐末著名文人,因時常諷刺當年政事,從而不得志而四處流浪。何喬遠在《閩書》中有講述,乞食山腳,當地百姓汙辱、戲弄羅隱。羅隱便到山中石頭上畫了一匹馬,那馬每到夜裡便顯現到農田吃禾苗,百姓追它,它便隱入石中,百姓見之,便對羅隱改變了態度。後來,羅隱在那石上畫了栓馬椿,那馬才不再出現。 羅裳山上歷史古蹟相對較少,除了相關傳說與畫馬石,其知名度較低。山中現有舜帝紀念堂,此民間信仰較為獨特,為羅裳山添加了數分特殊色彩! 朋山,又稱雙陽山、雙乳山,由大小陽山組成,它們與清源山相連。大陽山最高峰海拔六百一十五公尺,為泉州市區及周邊十公里內的至高點。古籍記載,其上有仙人池;現今,其上有庄奄水庫、雲霧嶺、土地廟、龍潭寺與雲霧寺。 雲霧寺規模不大,它始建於宋代,早年供奉祥龍觀音菩薩,其周邊現存一方較為完整的雍正年間古碑與傳說中的觀音石腳印。朋山中有一處世外桃源,名庄奄村,那兒山青水秀,人煙稀少、空氣清新、視野開闊、寧靜清幽。它位處兩座大山雙乳心窩處,俗語稱它為「心肝頭窟」。該村中有庄奄古道、庄奄古橋等歷史古蹟。 前一篇文章 【時光走廊】乾隆帝國史畫(6-1) 威廉.亞歷山大的美術巨作 下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乾隆皇的高貴妃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大江南北】泉州奇石:守望歲月、望穿紅塵【撫今追昔】繁華到蒼涼:兩頭石獅的守護【大江南北】 尾嶺橋及周邊傳說【時光隧道】娘子橋與番仔樓【大江南北】紫帽山放心石【大江南北】 百丈坪與百丈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