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周四即將開始第二個任期,但新政府能否順利運轉,還在未定之天。一是委國反對聯盟堅持馬杜洛當選「不合法」,至今不肯承認敗選,甚至還在尋求軍方支持恢復民主。二是鄰近國家,包括美國與與加拿大,總計有十三個美洲國家拒絕承認新政府。
最近四年多來,委國經濟低迷是事實,即便不是人道危機,但不承認馬杜洛政府沒有道理,更不是幫助委國人民的辦法。
去年五二○大選,是該國朝野商訂的提前舉行,在每個開票所都有反對派遣員監督,也有拉美選務專家委員會,以及非洲、加勒比海乃至於加拿大民間社團進入觀選(委國邀請聯合國派員參加,但沒有得到回覆)下,委國選民有百分之四十六參與投票,馬杜洛獲得六百二十萬張選票(百分之六十七點七)而當選,第二名的法爾康得到一百八十萬票,另兩位候選人分別是九十二點五萬與三點五萬票。僅有百分之四十六合格選民投票,確實偏低,但不能構成不合法的條件,否則,美國各政黨投入選戰的金錢規模舉世第一,使盡渾身解數想要催促支持者進場,其一九九六年的總統大選投票率也僅百分之四十九,比百分之四十六高很多嗎?
更重要的是,委國原已經濟不振,美國還從二○一七年入秋起,對委國採取多種經濟制裁,石油產量因而減少,進口糧食與醫療用品還得繞道,有人統計一年多來因而耗費達六十億美元。
這些作法不是在幫助委國人民脫困,卻成為讓效能欠缺的委國政府得以諉過的理由。美國響應委國反對聯盟當中的死硬派,並不明智,反而換來一個猙獰帝國的指控。
馮建三(台北市/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