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父母親吻孩子,或情侶、夫妻接吻等動作,只要透過唾液、血液,就可能讓EB病毒傳播開來。醫師表示,臨床急性症狀方面,EB病毒傳會出現包括發燒數日、喉嚨痛、扁桃腺發炎,引起頸部或全身的淋巴腺及肝脾發炎、腫大。感染EB病毒大部分都能自行免疫,只有極少部分人,會受EB病毒感染病況嚴重惡化,或未來與腫瘤有關聯。
EB病毒,又稱為「感染性單核球過多症」,是一種普遍常見的傳染病毒,一般是透過唾液傳染,因此也俗稱「接吻病毒」。據統計,約有八到九成的民眾,其實都可能曾經感染過。
北醫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李垣樟解釋,EB病毒雖然感染率高,發燒時間較久,一般約持續兩到三周,甚至一個月,不過,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夠靠自己的免疫力自行痊癒。
李垣樟指出,重症方面,包括會造成「嗜血症候群」,EB病毒感染時,白血球下降非常低,破壞骨髓細胞,此外,流行病學發現,特別是東南亞地區,EB病毒與鼻咽癌有相關。不過,醫師強調,鼻咽癌的發生,不只是與EB病毒有關,與環境、遺傳等因素也有關聯。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強調,EB病毒會終生潛伏在身體裡,抵抗力弱還是有可能病發。不過,以他的臨床經驗,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患者,都能自行痊癒,只有百分之一的患者,免疫系統控制不佳,會嚴重產生淋巴瘤與嗜血症候群、鼻咽癌,甚至有生命危險。
黃立民表示,由於初期的症狀與感冒類似,他提醒,如果頸部兩側會摸到多個明顯的淋巴結,或是發燒超過一周、扁桃腺化膿等症狀,感染EB病毒的可能性就很高。可透過詳細病毒學檢查的醫院,了解病況,千萬不要亂服成藥,以免導致病情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