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立行政院二○三○「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長葉俊榮表示,將強化國家的英語力,把英語融入教學領域,甚至有部分科目要用英語來教,聽聞這個消息,許多非英語科的教師都覺得不可思議,有人怕自己早如一灘死水的的英文口語能力,已然掀不起任何漣漪;有人擔心學生兩種科目都一起學不好,高度質疑政策的可行性;但筆者認為事在人為,方法對了,就不愁目標無法達成。
在非英語科的教學方面,建議教育部不妨先行獎助出版商編寫各科的雙語教科書,鼓勵教師選用,因為目前一般教師的英語口語能力雖然普遍有待提升,但均起碼具備基本的識讀能力,有了合適教材照本宣科不難,再搭配簡單的常用口語訓練研習,上手相對容易。
像數學就多以英文或阿拉伯數字為主,高中職的課本便可以兩種語文並列,以便讓學生提早適應未來大學全英文課本或教學的環境,有了教材的指引,非英語科教師以英語教學也比較不會出錯,更事半功倍,否則老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憑本事直接說英文,難度未免太高。
但初期可以獎勵的方式實施,並強化職前師資的訓練,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引發基層教師的壓力與反彈,好事也會變壞事。
問題是這需要大筆經費挹注,相關師資、教材可否在第一時間到位,總是捉襟見肘的教育經費能否因應?教育部可得加把勁,好好準備。
鍾邦友(高雄市/大學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