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確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我們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脆弱。圖/新華社提供
作者簡介李介文 圖/平安出版社提供
文/李介文
「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我念碩士班時,與指導教授一起探訪九二一地震的受災民眾,有一位民眾與我分享自己的心得,說出這句話。我在腫瘤科與安寧病房做研究的期間,也有病友與我分享,罹癌帶給他的心靈的富足與成長。
如果我在病人剛被診斷出罹患癌症的當下,或在地震發生之後告訴他們,「加油,你會成長的。」八成會被白眼看待。因為這些成長不是用說的就可以體會到的,在我的研究裡,有許多人就一直困在反芻思考這一關,無法接受與找到意義,因而無法體會到挫折帶來的成長。然而,如果我們真的花時間與反芻思考深談,試著體會挫折帶給自己的改變,可能會經歷以下的成長:
感受自己的力量
心理學家Tedeschi Calhoun 曾經用「脆弱但堅強」來形容這種微妙的感覺。我們必須承認,無論是在情緒上或現實上,我們的確遇到了一些困難,我們也不夠有能耐去處裡每一件事情,但是我們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脆弱。
即使處於挫折中、處於情緒波動中,我們依然努力地想要過好每一天,依然在反芻思考之中,努力找到解套的方法。
發現新的可能性
挫折可能會引導我們到一個新的方向,至於這個方向是好是壞,得試了才知道。
我有個朋友大學畢業之後為愛走天涯,隨著男友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工作,但是,在工作漸漸穩定之際,兩人卻分手了。她決定繼續留在當地生活。
我在一次旅行時順道去拜訪她,她帶著我到處走走看看,熱情地介紹她的朋友與我認識,我知道,她的生活已開啟了一個新的可能。我想,她當初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應該也是徬徨的。不過還是那句老話,試了才知道。
改變與他人的關係
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受到他人的鼓勵與幫忙,進而感到與他人的關係更緊密,是很好的心靈成長。
但是,在面對負向的人際關係時,例如受到傷害、背叛,也能夠讓我們得到成長嗎?如果你願意的話,是可以的。
人際關係的問題,多少可以連結到我與他人之間的界線不清楚,而界線不清又可以連結到不穩定的自我概念,當我微調了這樣的自我概念,在人際中掌控我所能掌控的、負起我該負的責任,這樣的關係,不是輕鬆許多嗎?這些人際之間的挫折,反而可以幫助我們看清楚自己,建立更健康與合適的人際關係。
改變人生的方向
當我們與反芻思考深談,可能會發現,原先我們所追求的大多都是表相,例如對於成功的追尋、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人際的不滿,可能只是為了因應不穩定的自我概念,到頭來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心裡的安適與滿足。
而當我們了解這一點,才能夠真正無負擔地享受成功、愛情、人際所帶來的快樂,也可以承擔它們所帶來的挫折。
所以,我們看似還在做一樣的事,但方向其實已經不同了,快樂的感受變得真實了。
(摘自《反芻思考:揭開「負面情緒」的真面目,重拾面對困境的勇氣》,平安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李介文
現為臨床心理師,服務於精神科診所,專長為兒童與成人臨床心理學、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評估、老年憂鬱症之評估與心理治療。也進行特殊診療,如:重大傷病(如癌症、車禍)之心理創傷之調適與復原、分手後之心理調適與成長。工作上除了以心理學知識幫助個案解決問題外,生活中也致力於讓大眾更認識心理學,用心理學讓生活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