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授課至少50次,完全採實務路線。
圖/大塊文化提供
作者簡介 倉本聰 圖/大塊文化提供
文/倉本聰 譯/張秋明
一九八四年四月六日富良野塾正式開學。那是個白雪飛舞的日子。我揭櫫了開塾的目的:「拋開心智的過度自信與傲慢,藉由類似第一次產業勞動回歸人類原點,透過智慧更重於知識,培育出腳踏大地的編劇和演員……」
光是坐著上課、練習,無法培育出有底氣的編劇和演員,而是要匍匐在大地勞動四肢,能夠駕馭獨木舟、騎馬等野外生活必要絕技,和富良野居民接觸,學習他們的生活智慧。
我還寫了開塾紀念文,貼在教室牆上。
你是否對文明麻痺了呢
石油和水,哪個比較重要
車子和雙腳,哪個比較重要
知識和智慧,哪個比較重要
批評和創造,哪個比較重要
坐而言和起而行,哪個比較重要
你是否忘記感動了呢
你最終是否還有話語
可以謳歌人世的春天呢
我承諾一年親自授課至少五十堂。畢竟還是線上的編劇,經常得連日趕稿,這期間,我陸續完成了《'83冬》、《'84夏》等《來自北國》電視劇的續集。加上富良野塾的工作,不論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相當吃重,因為富良野塾不是推廣制而是淘汰制,上課完全走實務路線。
不管是書寫還是表演,我要求學員每一個場景都要重視。以房間為例,要先畫出平面圖,把握住整體相關位置很重要;還有,隔間裡是冷是熱、家具如何擺置……這些全都要畫成圖,發揮想像力以綜觀全局的方式開始書寫、表演。
我經常喜歡以零海拔、樹根、冰山做比喻,一再強調事情不能從半山腰,要從零海拔的地面、從深植地底的樹根,或是七分之六沉在海水中的冰山開始思考。思考事情就是該從根本著手。
第一期生的毅力堅強,一邊學習還一邊興建生活和授課所需的小木屋。
(摘自《先跳了再說:我的履歷書》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倉本聰
1935年東京出生。東京大學文學系畢業。曾任職日本放送四年,退職之後,從事電視劇本創作至今。代表作品:《來自北國》、《敬啟,父親大人》、《溫柔時光》、《風之花園》等。作品深具人文關懷、對文明的省思,以及對生命的禮讚,諸多文字著作也多以此命題,批評日本各種現代弊病,甚至曾自掏腰包,創建「富良野塾」,實踐「匍匐土地」的演藝人員及編劇等養成與訓練,隨後並進一步投身地球環保,成立「富良野自然塾」。歷年得獎無數,如每日藝術獎、藝術部長獎、山本雄三紀念路傍之石文學獎、小學館文學獎、菊池寬獎、向田邦子獎等,2000年獲日本天皇頒發紫綬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