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印度】不可思議的印度 打開新世界大門 文/康世人 |2018.12.09 語音朗讀 207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印度北方省的印度教婚禮。圖/何宏儒 西印拉吉斯坦省的荷麗節。圖/何宏儒印度人的搖頭晃腦搭配臉部表情與眉毛位置,往往有不同意涵,彼此都能準確了解對方意思。 圖/康世人印度人習慣在截止日前拿出爆發力趕工,且都能如期完成,讓外國人覺得不可思議。圖為新德里的展覽中心,工人趕工搭 建展覽會場。 圖/康世人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2018年11月號 http://www.cna.com.tw 「不可思議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是印度的觀光標語,這句話確實描述了外國人對印度的真實感受。住在印度的外國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裡是印度,什麼都可能發生。」 在德里工作的外籍人士安德魯,有天要搭火車到另一省旅遊,火車預定上午九時發車,為避開塞車問題,他早在七時就出門,結果到了晚上九時,他還在等誤點的火車。 與從前相比,狀況已經好很多。一名六十多歲的印度企業主管桑圖西(Santosh)說,在他小學時,火車誤點兩、三天是很正常的事。有時可能是火車故障,有時是因為暴雨、濃霧,更有甚之是火車鐵軌被洪水沖斷而暫時停駛,這類情況現在仍會發生。 由於交通等因素太難掌握,有些人認為,這是造成印度人對時間觀念不夠強烈的原因之一。也因為有太多不可預測的事情,養成了印度人必須拖到最後一秒,才會出現神奇爆發力的習慣。 不到最後一秒不完事 與印度人共事心臟要強 要瞭解印度人不可思議的爆發力,可從印度外交圈流傳的故事談起。 一位駐印度資深外交官談起這個故事,甲國某部長預定訪問印度,讓甲國駐印度大使痛苦不堪,痛苦的不是行程多難安排,而是對口單位一直無法確認各項行程。某部長到訪前一周,這位大使苦於被國內催促,只好自行炮製一張註明尚待確認的行程表向國內交差。 這位部長抵達印度當天,相關機構還是沒把定案的行程表給駐印度大使。直到專機抵達停機坪,某部長從登機門走下,一位印度官員才悄悄將行程表塞給甲國大使,告訴他這是剛確認的正式拜會行程。 部長下機後,大使機警地遞上行程表,並說這是最後確認的拜會安排,部長滿意點頭,渾然不覺地展開訪問行程。 無論資深外交官講述的這則故事是否為真,但只要問各國駐印度外交官,可能都有訪團出發前夕,印方仍無法確認行程的經驗。如果官方訪問都如此,可想見非官式的場合、商業展覽或民間活動會是什麼情況。 在印度,想依國際習慣,在活動前一周確認細節、行程、地點,或在開幕前一天驗收場地布置等,往往是天方夜譚。 一名常在印度參展的台商說,在印度參展和舉辦活動,最重要的是心臟要夠強。 即使是重要貴賓出席的大型活動,也常看到開幕前三十分鐘活動會場仍空蕩蕩。神奇的是,開幕前十五到二十分鐘,會突然出現許多工人忙進忙出、敲敲打打,然後鋪上紅毯,擺好花籃,趕在貴賓抵達前(印度貴賓向來遲到)完成所有布置。 印度外商圈流傳辨認某人是否剛到印度的方法,就是看他在活動前看到空蕩蕩的會場時會不會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因為老鳥都見識過印度人特有的「爆發力」。有經驗的策畫者說,在印度急也沒用,只能趕緊打電話找負責人,自然會有人悠悠地晃出來,在最短時間趕工完成。 一位在跨國企業印度分公司工作多年的外國經理人說,交付工作必須每天查核、每天催,如果不照三餐催促,承辦人會認為你的事不急。這名經理人說:「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印度人習慣每天被奪命連環催著做事。」 搖頭晃腦到底是還不是 外國人傻傻分不清 同樣讓外國人困擾的,還有印度人獨樹一格的搖頭晃腦,讓外國人無法判斷到底是Yes還是No。 一天,來自英國的保羅在新德里某商店閒逛,順手拿起架上的手工香皂問店員:「這是純手工製的天然香皂嗎?」 只見店員微笑地搖頭晃腦。保羅說,既然不是,為何上面標示「純手工天然香皂」? 店員又微笑地搖頭晃腦說:「是啊!這是天然純手工製的香皂。」 保羅皺眉說:「你剛剛不是搖頭說不是了嗎?」 這樣神奇的搖頭晃腦,往往讓不熟悉印度風俗文化的外國人感到迷惑。 世界上多數國家,一般點頭代表「是」,搖頭代表「不是」。印度卻有一套特殊的搖頭文化,有時表達的「是」,有時是「不置可否」,有時代表「勉強接受」,有時卻又真的代表「不是」。 曾在大學教授印度哲學的的莎德娜(Sadhna)表示,印度人的搖頭晃腦主要分兩種形式,一種是像一般外國人的搖頭,也就是頭左右轉動搖動,代表否定。另一種讓外國人混淆的搖頭晃腦,也就是頭左右上下搖晃。這種搖頭晃腦往往搭配臉部表情而有多種不同意涵,但多屬肯定的意思。 如果見到印度人兩眉抬高、眉開眼笑地頭左右上下搖晃,基本上這名印度人正在開心地跟你說「是」、「Ok 」、「好」、「我明白了」、「要」等肯定的意思,搖得愈快代表更加肯定。 但假如印度人面無表情,或者微笑但兩眉較為靠近眉心地左右上下搖晃頭,代表的是他對你的要求或回答「不置可否」、覺得「有這個可能」。 如果印度人左右上下搖頭晃腦時,表情無奈、兩眉靠近、皺眉且兩眉位置較低,代表這名印度人不願意對你說「不」,只能「勉強接受」;如果這樣的表情搭配更快的搖頭晃腦,代表他其實非常勉強接受。 當然,印度人也會直接點頭說「是」、「好」、「願意」、「可以」。 傳說,印度會發展出這樣不知道「是」還「不是」的搖頭晃腦,是因為在印度古代統治階層的高壓下,一般人民不敢公開說「不」。因此,不敢說「不」的印度人,歪著頭倒向一邊,接著又把頭歪著倒向另一邊,既不是點頭,也不算搖頭,意思是說:「是或不是,反正由你看著辦吧!」 經過長時間演變,印度人發展出幾種搖頭晃腦的肢體語言,雙方可準確瞭解對方意圖,但又不傷害彼此感情。 另一種說法是,如同佛陀所言,事事無常,不可預測的事情實在太多,因此印度人不能給予肯定的答覆時,只好搖頭晃腦了。 總之,外國人在印度,無論是面對印度人的做事模式、態度與思考,或是當地的交通、氣候等,經常會感到不可思議,剛開始也許會覺得困擾,但把它當作是生命中不斷發生的「驚奇」,增加閱歷和修行的機會,也就能更自在地在印度生活了。 前一篇文章 揮別孤單 共餐嚼出銀髮族的青春滋味 下一篇文章 【看世界】最美書局 充實內在的美麗殿堂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退休之後2025.05.01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面對世紀災難說 應如何安身立命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餘韻悠揚】音樂饗宴 休閒又健康融入大自然 礦石能量療癒身心 作者其他文章【源自神話與哲學】印度古典舞蹈千載傳承【看世界 傳統服飾之美 vol.2 下】 印度 一條長布變化多端 紗麗穿出南亞的美【看世界 名人故居走一趟 領略不平凡的日常 下】甘地不合作運動發源地 薩巴馬蒂修院蒙兀兒帝國顛峰創造力 德里紅堡影響後世深遠【世界遺產】遺世美景不獨賞Vo1.2(下)神祕的素食大國 印度人吃素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