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德、張天賜 宣導工安趴趴走

 |2005.10.25
29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一個月前在台中縣鑿井工程發生工安意外,被活埋二十六小時的工人劉敬德及救人的表弟張天賜,昨天獲勞委會邀請擔任「工安宣導大使」,兩人除拍攝「工安第一、生命無價」廣告短片外,並將巡迴各地做安全宣導。

最近劉敬德身體較好,四處受邀教會見證。做了四十年的鑿井人工,劉敬德本來已半退休,但他說,朋友有需要時,還是會幫忙。

六十八歲的劉敬德,住院八天就出院,醫生一度以為他在地底吸過多髒空氣要洗腎,但他前幾天去檢查時,腎完全沒問題,連醫生都說是「奇蹟」。陪同劉敬德出席的大兒子劉德行說,外界以為劉敬德當時透過石頭空隙呼吸,但上周在現場救爸爸的弟弟才表示,劉敬德被救時,泥土全部包住頭,根本沒有任何空氣,劉敬德能存活二十六小時,實在很難想像。

真情救人的表弟張天賜也是做了一輩子的鑿井工人,但他說,即使當時被埋在地下,還是不會害怕,相信神會眷顧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鎮靜地以常識讓自己撐。不過,他坦承,當天事故現場的地質鬆軟程度是他從未見過的,他說,事發後沒做過惡夢,再有類似事件,他還是會去救人。

勞委會主委李應元是在前往探視兩人時,興起邀請兩人擔任工安大使念頭,他表示,兩人受困時對生命的堅持,以及受難時,家人齊心祈禱的精神,讓全國人民心懸一念,「是台灣近二個月以來最美的一刻」。李應元希望藉由兩人的生命歷程,喚起國人對生命的重視,並宣布「222」專案,將在兩年內,將職業災害死亡及殘廢比例各降低兩成。

劉敬德表示,發生事故時,憑著一股絕不放棄的精神,尤其是不放棄呼吸念頭,才能堅持到最後。這次他擔任工安大使,就是希望把自己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張天賜則幽默地說,這次事件他只是「配角」,因為他只受困八小時,但他生在基督教家庭,受困時仍沒有忘記神的事。他提醒,如果發生事故,最重要的事第一是保持體力,不要做無謂的掙扎;第二是不要慌張,就近找保護自己的東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