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個月前在台中縣鑿井工程發生工安意外,被活埋二十六小時的工人劉敬德及救人的表弟張天賜,昨天獲勞委會邀請擔任「工安宣導大使」,兩人除拍攝「工安第一、生命無價」廣告短片外,並將巡迴各地做安全宣導。
最近劉敬德身體較好,四處受邀教會見證。做了四十年的鑿井人工,劉敬德本來已半退休,但他說,朋友有需要時,還是會幫忙。
六十八歲的劉敬德,住院八天就出院,醫生一度以為他在地底吸過多髒空氣要洗腎,但他前幾天去檢查時,腎完全沒問題,連醫生都說是「奇蹟」。陪同劉敬德出席的大兒子劉德行說,外界以為劉敬德當時透過石頭空隙呼吸,但上周在現場救爸爸的弟弟才表示,劉敬德被救時,泥土全部包住頭,根本沒有任何空氣,劉敬德能存活二十六小時,實在很難想像。
真情救人的表弟張天賜也是做了一輩子的鑿井工人,但他說,即使當時被埋在地下,還是不會害怕,相信神會眷顧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鎮靜地以常識讓自己撐。不過,他坦承,當天事故現場的地質鬆軟程度是他從未見過的,他說,事發後沒做過惡夢,再有類似事件,他還是會去救人。
勞委會主委李應元是在前往探視兩人時,興起邀請兩人擔任工安大使念頭,他表示,兩人受困時對生命的堅持,以及受難時,家人齊心祈禱的精神,讓全國人民心懸一念,「是台灣近二個月以來最美的一刻」。李應元希望藉由兩人的生命歷程,喚起國人對生命的重視,並宣布「222」專案,將在兩年內,將職業災害死亡及殘廢比例各降低兩成。
劉敬德表示,發生事故時,憑著一股絕不放棄的精神,尤其是不放棄呼吸念頭,才能堅持到最後。這次他擔任工安大使,就是希望把自己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張天賜則幽默地說,這次事件他只是「配角」,因為他只受困八小時,但他生在基督教家庭,受困時仍沒有忘記神的事。他提醒,如果發生事故,最重要的事第一是保持體力,不要做無謂的掙扎;第二是不要慌張,就近找保護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