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大教堂在上世紀中以前一直是倫敦最高建築,它承載著歷史與文化意義。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建築師諾曼.福斯特工作室宣布的計畫,位於倫敦上空三百公尺處的一朵玻璃鬱金香,將是這座城市不斷變化的天際線中,一個令人矚目的新景象。
當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的創作「聖瑪莉艾克斯三十號」在二○○四年啟用時,它很快成為天際線的一朵奇葩;這棟子彈形摩天大樓因特殊的曲線,被稱為「小黃瓜」,對於歷史悠久的倫敦金融中心而言,是個突出醒目的新增事物。
從那時起,倫敦地平線上的競爭加速了,出現了被稱作「碎片」、「起司刨絲器」與「對講機」的奇特形狀高樓,不論這些是否為正式名稱。與此同時,「小黃瓜」變得不那麼顯眼了,它的周圍未來只會有愈來愈多摩天大樓。
擬建的新高樓「鬱金香」將會提升美學風格,它的玻璃結構就像一朵待放的鬱金香,座落於一根遠高過鄰近建築的細長水泥花梗上。
由於英國脫歐令人對金融城乃至整個英國發展方向感到擔憂,計畫在二○二五年前建成「鬱金香」是對倫敦前途感到樂觀的一種宣示。福斯特在聲明中表示,鬱金香「秉承著倫敦作為一個進步、前瞻城市的精神」。
這項計畫是「小黃瓜」業主瑞士嘉盛集團與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的合夥事業。正式申請計畫已於上月提交金融城當局,計畫上的正式名稱為「伯里街房產」,若獲批准,可能在二○二○年開始興建。
「鬱金香」高度約三百零五公尺,比倫敦最高建築「碎片大廈」(摘星塔)的三百一十公尺高度略遜一籌。圍繞著「鬱金香」頂點外部旋轉的玻璃吊艙可讓訪客搭乘,內部則有觀景台、餐廳,還有一個供人從一個樓層滑至另個樓層的玻璃滑道。
紐約「石頭」塔已動工
紐約曼哈頓天際線也將添新成員:由斯諾赫塔建築事務所設計、埃克斯特爾地產開發公司開發的共有公寓樓「西六十六街五十號」已經動工,左擁林肯中心、右抱中央公園,有著複雜又奇特的塔狀設計,建成後高約二百三十六公尺,共六十九層樓,將成為曼哈頓上西城的最高樓。
斯諾赫塔建築事務所表示,大樓發想來自一系列雕塑,設計以石灰石、青銅、玻璃幕牆等材質構築外牆,「彷彿曼哈頓地質遺產中輪廓分明的石頭」,希望透過結構和色調的結合,向周圍的歷史、人文氣息致敬。摩天大樓內有一百二十七套住宅,預計三年內可入住。樓體設計包含觀景台、室外泳池等。
高樓群 就像城市年輪
從天際線,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歷史更迭。建於十七世紀、高約一百一十一公尺的聖保羅大教堂,數世紀來一直是倫敦的最高建築,直到一九六○年代被超越。
在BBC英倫網的專欄文章〈倫敦時尚:天際線,城市的二維碼〉中,作者朱潔認為,大城市的天際線既像一枚反映歷史的書籤,也像一個詮釋現代的二維條碼。
朱潔指出,聖保羅大教堂是歷史上重要的宗教和商業中心,近年才被金融、保險、房地產業等商業巨樓超過;高樓不僅被動地體現經濟變化,也主動地影響經濟;有權有勢的社會成員、首要行業,從天際線中可見一斑。
文章指出,天際線的改變,必然涉及權力關係的改變;倫敦的權力核心,從現代化以前的英國國教會權威,轉變為十九世紀的科技和金錢市場,又變成二十世紀的資本主義和全球金融。文章說,大城市的天際線,不僅給本地帶來影響,更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影響力,背後的政治歷史意義、美學象徵意義,都值得細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