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歡迎光臨!」
走進便利商店,烤地瓜香氣撲鼻而來。好懷念啊!圖/三日月
文/三日月
「叮咚!歡迎光臨!」
走進便利商店,烤地瓜香氣撲鼻而來。好懷念啊!
小時候就偏愛地瓜,夜市賣的蜜地瓜、沿街叫賣的烤地瓜或是柑仔店一元可以撕下兩格小紙標的「仙女地瓜」,我都愛。
小學放學後,總會把每天的零用錢二元貢獻在各種零嘴上,到柑仔店玩「抽的」時,我最愛抽「仙女地瓜」,那零食桃紅色外盒畫著仙女圖案,抽到一號就可以獲得兩個用透明塑膠紙包著的甜滋滋地瓜,若是抽到四號只能獲得用牙籤插著一細條僅能塞牙縫的地瓜,籤運不好的我最常獲得牙籤插著的兩細條地瓜。
小六那一年寒假,鄰居姊姊說要去批鞭炮、「抽的」過年期間到夜市擺攤,好奇地跟著去批貨,看到批發店裡一整盒「仙女地瓜」賣四十元,當場請鄰居姐姐幫我買一盒。那一年從除夕到年初四,只要有親戚來,我就拿出「仙女地瓜」免費招待大家抽,但是表兄弟姊妹中沒人像我這個媽媽口中「愛吃憨吉的傻孩子」一樣那麼愛吃地瓜,不論抽到幾號都只是意思意思用牙籤插著兩細條地瓜,最後留下八成的地瓜都由我獨享。
物極必反吧!至此以後好多年對地瓜免疫,直到大學。
大學就讀的學校就在士林夜市附近,與室友都是南部孩子,假日最省錢的娛樂就是搭二○六公車上陽明山,擎天崗、竹子湖、魚路古道,都可玩上一整天。有一次為了採海芋淋了點雨,偏偏早上出門又沒帶外套,與室友三人邊等公車邊發抖,一同等公車的中年人問要不要去吃碗薑汁地瓜湯驅寒,疑心病重的我擔心對方圖謀不軌,倒是室友大方地答應了,在對方的指引下,穿越許多低矮房舍後到達一戶人家,小小的院子前視野非常開闊,一位阿姨就在院子裡用大鐵鍋煮地瓜,看到我們馬上招呼「還沒煮好喔!再等一下!坐這一邊風比較不會麼透。」
等待過程中,地瓜香氣漸濃,「好了!你們要三碗吼!」
一人手捧一碗薑汁地瓜湯,呼呼的吹著,慢慢喝下有點辣有點甜的薑汁,再把碗中兩三塊地瓜吃下肚,寒意盡消。我與地瓜再續前緣。
接下來的冬天,只要早上第一堂是空堂就會到士林夜市入口那一攤地瓜稀飯報到,一碗地瓜稀飯加一盤滷麵筋就可以撐到中午。
就業後不只不再有優閒早餐時光,連自炊自食都是奢求,直到幾年前養生風漸起,曾被媽媽那一輩視為「粗俗密」的地瓜翻身,不只台灣品種連金時地瓜、栗子地瓜、紫心地瓜都可以在超市看到,我才又有機會大啖地瓜。只是,晉升為熟年一族,也不得不節制了,地瓜不再是零嘴而是主食,外皮清洗乾淨後連皮放入大同電鍋蒸熟,蒸地瓜、白煮蛋搭配咖啡或豆漿就可當早餐,至於晚餐,帶皮地瓜加入白米一起炊煮,美味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