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角】一碗白米飯 的思考 文/劉克襄 |2018.11.04 語音朗讀 26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亞抓飯中心每口鍋都直徑一公尺以上,炒出烏茲別克最道地的庶民美味。圖/劉克襄提供 結實飽滿的稻穗。圖/劉克襄提供 有機日曬米。圖/劉克襄提供 文/劉克襄 在東京淺草,走進一家有名的天婦羅小店用餐。按店裡規矩,炸物到來前,侍者會先盛好一碗白米飯,並附上味噌湯,佐以漬物小菜。白米飯用手掌大的精緻陶碗裝了七八分滿,但服務生還是會悉心地探問:「你要正常分量的白米飯嗎,或者更多?」 在此的外食經驗裡,日本消費者難得會說少一點。因而雖在減重,我也不好意思提出類似要求。更何況,日本的白米飯委實好吃,我沒多叫,算是相當節制了。 只是,那一餐我還是被眼前的場景嚇到。對面幾位年輕婦人,索取的米飯竟然都是整碗添得滿滿,有的還堆出富士山白雪皓皓的形容。這種場景小時我還見過,現今台灣的自助餐店恐怕已成絕響,連喝維士比的勞動兄弟,恐怕都不會如此豪邁進食。 前些時日,在山區旅遊,看到幾位泡湯的日本孩童用餐時,數次跑到電鍋前,喜孜孜地盛飯。我更有無限感慨,未來可以想見,這個島國的下一代繼續會以米食做為生活重要的承傳。 日本人酷愛白米飯的程度,著實讓人驚歎。不僅早餐做為主食,平常連拉麵、煎餃等都可搭配。這個習慣絕非只是仰賴傳統生活文化所致。稻米栽種得宜,蒸煮得晶瑩剔透、粒粒分明,香噴噴又美味好吃,恐怕才是根本因由。 多次在日本的旅行裡,不僅在東京、名古屋等都會餐廳,連偏僻民宿的環境,我都一樣能吃到美味的白米飯。平常考察各地的鐵路便當,數百種款式的豐富內涵,更是以白米飯做為變化的基底。因為白米飯好吃,可以創造出各種可能的相關商品。這是台灣瞠乎其後,最為欽羨的飲食文化。 日本的白米飯到底有多好吃,或許能以台東池上做為對照。池上被視為台灣稻米生產品質最好的環境之一,當地人對自產的米相當自負,離開家鄉往往難以適應其他地方的白米飯。相反地,我到了日本,卻被當地的白米飯所震懾。 更早些時,有一電視台意欲製作家庭食物專輯,希望我能介紹一道可以承傳的料理。我想了一陣提出,能不能只是一碗白米飯。企畫聽到了,回函措詞有些疑慮。我只好花些時間,跟他講了一個經驗。 我有兩個孩子長年在外求學,半年難得回家兩三天。每次回來,當然都希望一起用餐。他們從小挑食,有些菜是不吃的,常常是挾幾口應付。但我和老婆日漸發現,兩個大男生雖沒吃什麼菜,白米飯往往扒上好幾碗,掏得鐵鍋半粒不存。有時沒菜了,取出油蔥攪拌,照樣吃得津然有味。 何以致此,我們以為,他們在家裡吃到的,並非一般自助餐店來路不明的,而是精挑細選的白米。我們不僅喜歡研究,還偏好購買有機日曬米,或者支持自然農法、無毒耕作的小農產品。每一包買回來,多半都叫得出品種,甚而了解背後的故事。什麼高雄一三九、台農七十一和桃園三號等等,都約略知道特性。長期支持好米下,我們甚至參與契作,學習稻作的耕種。 在WTO壓力下,台灣不得不從國外進口稻米,加上如今社會飲食潮流又不偏好米食,導致我們的白米過剩,堆積嚴重。或許我們還有其他解決的管道,但我特別喜歡以一個人食用白米飯的口感經驗為例。 我們若選擇友善耕作,種出更多樣品項的優質米,加上正確良好的煮飯過程,相信國人都願意再多吃一些。每人多吃一碗,白米過剩的問題,或許就有多一點迎刃而解的機會。 前一篇文章 【背包筆記】簽證手續簡化 烏茲別克掀起中亞旅遊熱(上) 下一篇文章 【背包筆記】國界框不住世外桃源 徜徉在泰國蘇林群島(下)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餘韻悠揚】音樂饗宴 休閒又健康融入大自然 礦石能量療癒身心常保幽默 健康又長壽 作者其他文章【小風徐行】初遇土薄荷【小風徐行】 一九三○年代的Leica相機【小風徐行】遇見最富有的人【小風徐行】 除 草【地球一角】遇見最老的樟樹【地球一角】最後的石虎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