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城的奮鬥】郝思嘉的明天

文╱羅智強 |2018.10.26
37170觀看次
字級

文╱羅智強

來到亞特蘭大的第二天上午,美美姐安排在僑教中心的演講,竟來了近二百位的華僑嘉賓,可謂盛況空前。先前,美美姐雖然只是輕描淡寫敘述演講籌備的過程,但看到這麼多的華僑自發性的來到會場,我才真正領會到美美姐為這次的演講,肯定是殫精竭慮,花了許多心思。而這場演講,也是我北美壯遊三十一個城市巡迴演講中,華僑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場。

中午用完餐,李大哥、美美姐驅車帶我們來到距亞特蘭大市中心約四十分鐘車程外的「石頭山公園」,這座石頭山是一高八百英呎、腹地達百公里大的整塊花崗岩,相傳曾是當地印地安人的聖山,如今成了旅遊聖地。每年五月底到十月,公園的草皮會舉辦雷射秀,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賞;又因為亞特蘭大屬亞熱帶溼潤氣候,冬季溫暖,不大下雪,石頭山的草皮在冬天會灑上人工雪,讓小朋友體會滑雪的快感。

在石頭山的一面岩壁上,有三位美國內戰時期南軍將領騎馬的巨大浮雕,分別是羅伯特.李、湯馬士.傑克森以及傑斐遜.戴維斯。遠看這浮雕似乎沒什麼特別,實則這浮雕巨大到可以在羅伯特.李的肩膀上擺上二十桌的酒席呢!

就在今日人們懷抱讚歎的心情欣賞這三座人物雕像時,若將時光倒回一八六四年九月,北軍與南軍在慘烈的攻防戰之後,北軍統帥謝爾曼率領十萬大軍占領已無設防的亞特蘭大城,並在十一月大軍開拔前,下令放火摧毀這座南方最繁華的城市。大火延燒了十五天之久,火焰一度衝上百米之高,在大火的映照之下,黑夜如同白晝,許多無辜的百姓,則與烈火俱焚,亞特蘭大城毀於一旦。至於今日的亞特蘭大,是從廢墟中重建的。

一九○○年生於亞特蘭大的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契爾,據說她從小喜歡坐在外婆的膝蓋上,聽外婆敘述亞特蘭大所發生的戰爭故事,包括她所住的莊園,還有一條當時南軍留下的戰壕。透過外婆的口述,摧毀亞特蘭大的那場末日大火,在她的眼前歷歷如繪。而她一生唯一的出版著作《飄》,後改編成電影《亂世佳人》,便是以美國南北戰爭為故事背景,女主角郝思嘉與男主角白瑞德的愛恨情仇,正是從亞特蘭大一座莊園開始發展。在我那個年代的學子,若沒讀過《飄》這本書,沒看過《亂世佳人》這部電影,彷彿就少了一種可供永遠咀嚼的青澀況味,在如今憑弔年少歲月時,似乎就顯得蒼白了。

晚餐回到市區用餐,和李大哥、美美姐聊起八○年代的亞特蘭大,雖為喬治亞州的首府,但基礎建設落後,人口稀少,卻因地利之便,是附近六、七個州的中心,可控數百萬人口,綿密的國道四通八達。他們發現當時的亞特蘭大,僅有一家華人開設的汽車零件商,競爭者少,但汽車零件市場需求極大,於是在一九八六年時,夫妻倆毅然拋棄加州安定的舒適圈,帶著分別為八歲、十歲的二個女兒,來到人生地不熟的亞特蘭大市,開啟人生的創業之旅。初到亞特蘭大之時,二個女兒必須重新適應新的學校和環境,也曾有過一段過渡期,尤其是小女兒,因為沒有朋友,還把庭院一棵小樹當朋友,時常和小樹對話,玩家家酒,至今仍令夫妻倆心中不捨。

晚上返回飯店,免不了繼續打開筆電準備清償稿債,卻覺得心浮氣躁,心思始終沉澱不下,索性又關上筆電,憑窗看著夜已寂靜的亞特蘭大──這個曾經屬於印地安人的亞特蘭大、蓄黑奴種棉花的亞特蘭大、在內戰中一度毀於大火的亞特蘭大、瑪格麗特.米契爾出生的亞特蘭大、李大哥和美美姐創業有成的亞特蘭大,以及此時當下專屬於我的亞特蘭大。

神思恍惚之間,瑪格麗特.米契爾筆下的郝思嘉,彷彿從黑夜的盡頭幽幽走來,張著如星子一般閃亮的雙眸,輕聲對我說:「不管怎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