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二○一八年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將於十一月一日在佛光大學登場。今年論壇規模更勝前兩屆,共有來自十八個國家及地區、四十五所大學、逾七十位校長及學者與會,將透過論壇的方式,為大學辦學與學術發展進行經驗交流及討論,並為佛教國際化與人才的培育提供建言。
「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是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創辦,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暨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主持推動,旨在集合海內外大學校長與學者,透過論壇平台的討論與分享,提供大學辦學方向之參考,以及大學多元議題的見解與共識,期以提升大學的學術聲譽,促進大學教育的永續發展,並對全球教育與人類生活善盡宗教辦學的貢獻。
楊朝祥表示,許多國家都有佛教興辦的大學,但大家卻少能齊聚相互交流、合作的機會,因此「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除了扮演、建立實質的平台,使能更加深化彼此認識與交流,以及提供各大學辦學與學術經驗的分享外,對於應如何培養弘揚佛教以及佛學研究的人才,亦是關注的重點,因此本論壇有別於一般專題演講的論壇形式,在議題討論之外,更安排有茶敘與參訪等「軟性」行程,期透過多元方式的聯誼交流與討論,能夠更深入地認識彼此,促成校際或國際間的攜手合作。
聚焦國際化與品德教育
「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今年已進入第三屆,活動內容與成效深獲各界的好評,使得與會成員逐年遞增,反映相當熱烈。去年論壇也順利達成六點共識,包括:各校應擷取不同宗教之長,保留獨到學術體系與佛教體系;國際化並非僅有英語化,而應朝向多語化發展;取得各方共識與挹注資源為提升國際化重要課題;佛學教育可透過跨領域教學,並結合網路數位學習,以利於跨國選修;品德教育範疇雖廣泛,但可透過佛教精神作為主軸;教育者要扮演的角色,是將不同宗教人士融合在一起,以期交流與分享。
本屆論壇主題主要聚焦在國際化與品德教育,共規畫「大學治理與國際交流」、「佛教行門教育與現代生活」、「大學生的品德教育」,以及「佛教思想與當代文化」等四項議題討論。楊朝祥表示,宗教辦學有其特殊性,相較於一般大學,佛教大學更注重品德教育,因此,如何能夠在這方面展現佛教的特質,並期以落實在學生的生活與行為當中,亦是各校所共同關切的重點。
楊朝祥表示,去年論壇,與會校長亦提議各校應增加學術以及人才的交流,同時也表達出相當強烈的意願,可惜討論並未獲得實質的結論。而在今年論壇有這麼長時間可以交流的情況下,與會學校相互「抓對廝殺」、「尋求配對」情況,將是可以預見,但「不管合作的對象是否佛光山系統的大學,能夠促進更多校際與國際間的合作,都是我們所樂見的結果,也是我們舉辦論壇最重要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