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落實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承諾,派安堤坦號巡洋艦和韋伯號驅逐艦,於二十二日自鵝鑾鼻海域由南向北航經台灣海峽,中國大陸隨即向美表達關切,並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凸顯現階段的美中爭霸,不僅延伸至軍事領域,也擴及台海。
美國對兩岸的態度,口口聲聲要求兩岸不可冒進、不可挑釁,更不可企圖片面改變現狀,反觀美國此舉,可曾考慮兩岸的立場?
明明是要藉貿易戰,遏制中國大陸的經貿發展,阻撓中方的快速崛起,非得延伸至軍事領域,適時展現強大的肌肉,達到嚇阻的效益。
為制約中方在區域的軍事影響力,非得藉確保「自由航行」的目的,派軍艦進入兩岸的敏感海域,釋放對台海有絕對影響力的曖昧訊息,引發台灣當局的錯判。
美中兩強在全球區域的爭鋒,台灣雖然無力置喙,但若已涉及台灣的安全或利益時,總有表達立場的權利,捍衛台灣絕不可以成為美中互鬥下的犧牲品或籌碼。
「親美疏中」是蔡政府現階段的外交主軸,但過度的親美態度,反而會自限立場,使台灣成為美國運用的棋子;過度的疏中,絕對不利台海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
唯有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中的作為上,採主動積極的心態取代被動消極的因應,才是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的根本之道。
張漢平(高雄市/政治大學外交系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