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搭上移動地標 做個城市遊俠(上)菲律賓

文/林行健 |2018.10.21
1925觀看次
字級
吉普尼在菲國到處可見,圖為吉普尼駛過馬尼拉華人區的牌樓。圖/林行健

文/林行健

菲律賓是個充滿東南亞風情的國家,特色交通工具除馬車、三輪車、螃蟹船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吉普尼(Jeepney)。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軍把軍用吉普車留在菲律賓,戰後百廢待舉,交通網癱瘓,於是菲人靈機一動把這些軍用吉普車加長,改裝成載客車。時至今日,街上的吉普尼不再是當年的軍車,而是菲國在地車廠用外國進口的二手柴油引擎組裝而成,不銹鋼或鋁殼車身繪有各種圖案與裝飾,反映出菲國宗教信仰、各地風光、車主的家人、偶像甚至初戀女友。

一般客用吉普尼的前座,除了司機以外還可以載兩人,後方車廂分左右兩排直椅,各可擠下八至九人,多半沒有車窗和車門。

吉普尼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說,因為後車廂擁擠,乘客膝蓋撞膝蓋,所以有人把吉普車(jeep)和膝蓋(knee)的英文合成一詞;另一種說法是由吉普車(jeep)和廉價小公車(jitney)兩詞結合而成。

菲國街上開吉普尼的司機多半只是「佃戶」,每天都得向車主繳交七百披索(約新台幣四百四十元)到九百披索的租金,扣除燃料、小維修等開銷之後,才是自己能帶回家的收入。吉普尼都有固定的路線,寫在車身或是車頭的字板上,目前大馬尼拉地區的基本車資是九披索,視搭乘距離遞增,乘車時隨招隨停,下車時只要向司機喊一聲Para(意為停車),通常也是隨喊隨停。

由於被指是空氣汙染及交通堵塞的主因之一,菲律賓政府多年來一直考慮淘汰吉普尼,但在業者及司機的強烈反對下作罷,現在遇到作風強勢的杜特蒂總統,看來吉普尼現代化計畫勢在必行。

只是,許多民眾認為,新式電動吉普尼沒有傳統吉普尼的味道,菲律賓恐怕會失去一個重要的「文化象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