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Vita
文/嚴崑晉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野犴,那是一種生長在中國北方的野狗。這隻野犴,牠的天性十分地貪婪,常常在聚落之間遊走,到處求討食物。這一天,牠來到一間製作染料的店家,走著走著,一個不留神,掉進了藍色染料的大盆子裡。染店主人發現之後,將牠拖出來用力地拋擲在地上,於是這隻野犴在地上打滾了好幾圈,起來之後,看見自己的身體上滿是塵土,髒汙不淨,就到河裡洗澡。洗完上岸之後,看見自己身上的毛被染成藍色,變成一隻藍色的野犴。
這時其他的野犴看見牠的毛色跟尋常的不一樣,感到很奇怪,一起問牠說:「你是什麼人?」牠回答說:「我是帝釋天王的使者,天帝冊封我為百獸之王。」這群野犴聽牠的答話後在心中想著:「牠的形狀樣貌明明和我們一樣,就是這身毛的顏色和我們不同。」於是這群野犴便將這情形告知獅子,獅子便向獅子王稟報。獅子王於是派遣使者前去調查事情的真相。當使者來到現場時,看見那頭藍色的野犴乘坐著大白象,諸多的飛禽走獸都圍繞在牠的四周。使者看見這情況後回到獅子王的居所,一五一十地向獅子王稟告。獅子王聽完後便率領軍隊前往,親眼看見野犴乘坐大白象,眾多野獸圍繞,老虎、豹及兇猛強悍的野獸等,當牠的左右護衛,其餘的野犴則離牠遠遠地在一旁躲避著。
此時,獅子王心中十分地氣惱,便想出了一個方法,在其餘的野犴中差遣其中一隻當使者,將自稱是百獸王的野犴的母親傳喚過來。使者在山中找到牠的母親,而牠母親則問使者說:「我兒子身邊有那些野獸伴隨著?」使者回答說:「牠身邊有獅子、老虎、象,我等都在外邊。」其母說:「你回去必定會殺了我兒子。」並說頌曰:「我在山谷中歡喜,隨時得飲清涼水。子若不作野犴鳴,得居象上身安樂。」
使者回來跟同伴說:「牠不過是一頭野犴,不是百獸王。我在山中親見牠的母親。」其餘的同伴說:「那我們可以來試一試,便可以知道真假。」在野犴的群體生活中,有一項帶有詛咒性的規定:假使有一頭野犴鳴叫時,其餘的同類聽見而不鳴叫的話,身上的毛會掉光光。
於是,其餘的野犴們為試真假則開始鳴叫,而乘坐在象身上的百獸王野犴聽見了,則在心中盤算著:「我如果不跟著鳴叫,我身上的毛會脫光,但我如果離開象背上到地上出聲,則必定會被大象所殺,那我還是在象背上作聲好了。」於是出聲鳴叫。此時大象聽見後,立刻知道乘坐在牠身上的不是百獸王而只是一頭野犴,馬上用牠的長鼻子將這頭野犴牽拉下來,用雙腳踩踏,將牠踩扁。於是,自稱百獸王的野犴,因為自己的謊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