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禎苓
阿慶要升國中了。
那一年,國民義務教育由原本的六年延長至九年,阿慶是第一屆不用考試直升國中的學生。尖峰巷的學區恰巧是建華國中,在此之前,這間學校是新竹初中部的竹一中,男生的第一志願。現在,阿慶不用考試也能入當年的一中了,真是幸運。
大阿慶兩歲的阿美可沒那麼運氣,又要打工又要念書,幸好聰明的她還是考上當年的二女中培英國中。雖然沒有考上一女中光華國中,二女中離家不遠,家人知道後也頗開心。
現在弟弟要進建華國中,位置就在培英國中隔壁,以後姊弟倆可以作伴上下學,阿鳳放心不少。
要入國中了,第一件大事是買制服。
尖峰巷沒有制服店,全新竹市的小孩若要買制服都得到市區。
那天早上,阿鳳帶著阿慶徒步到市區。近開學,制服店擠滿了人,老闆和助手忙得不可開交。國中的制服真是又多又繁雜,分季節還分制服與運動服。老闆拿出一件又一件衣服給阿慶試穿──夏天運動服、襯衫、西裝褲、皮帶與帽子,冬天運動服、運動夾克、襯衫、毛衣、西裝外套及西裝褲,最後搭上一個肩揹書包。
阿鳳算了一下價錢,真不妙,等會兒還要帶阿慶去買皮鞋和運動鞋,這樣加起來絕對大筆花費。
她看阿慶穿了整套衣服出來,故意拉了拉制服肩線,好像這件制服太過合身,不適合正在發育的青少年。她對老闆說:「有大一點的嗎?」老闆進倉庫拿了大一號的制服出來,讓阿慶重新換上。阿鳳見了還是皺皺眉頭,問老闆:「可以再拿大一點的嗎?」老闆進倉庫再拿大一號的制服出來,阿慶換上後,阿鳳還是很有意見,頻頻對老闆說:「再大一點吧!」老闆又進倉庫,挑了更大件的出來。這次,衣服袖子已經長到可以甩水袖了。阿鳳才點頭說好。
阿慶他們提了兩大袋的制服離開,繼續轉往中央市場的皮鞋店。
這間皮鞋店經營許久,老闆已經經驗老到,只要瞄一眼客人的腳就知道鞋子穿幾號。他向阿慶的腳掃了一眼,就進倉庫拿出八號鞋來。阿慶一穿,果然合適。可是阿鳳又挑剔了。畢竟鞋子只能穿一年,實在浪費,家裡哪來那麼多錢。她開口了,「老闆,能不能再大一些?」鞋子起跳是兩號,也就是說鞋子只做雙號,沒有單號。老闆換了十號鞋出來,阿慶一套上,阿鳳立刻把手放進阿慶的鞋後跟,怎麼才大兩個指頭。她抬頭,又請老闆換大一雙的鞋。老闆拿了十二號的鞋出來,老樣子,一穿、一比,依然不夠大,這是要穿三年的鞋,怎麼可以不多預留成長空間。老闆再拿出十四號的鞋,這回阿慶覺得腳上的鞋已經不受控了,隨時都要飛噴出去。老闆也認為這雙已經大到無法駕馭了,忍不住向阿鳳說:「可以了可以了,再大就沒了。」阿鳳才甘心罷手,掏錢購買。
回到家,阿鳳幫阿慶的皮鞋與運動鞋塞入厚厚一疊報紙。制服呢,被重新加工,褲管、衣袖被反摺再反摺。
開學那天,瘦小的阿慶穿上制服,那雙肩線已垂至手臂,袖口、褲管捲得厚厚的;腳上那雙過大的鞋,塞滿報紙後,勉強可以行動。阿慶穿制服的模樣實在滑稽,像小孩偷穿大人衣。但能怎麼樣呢?
來到班上,他看到幾個從市區來的有錢同學,身上合身的制服與皮鞋,才知道制服可以那麼好看。然而,他只祈求趕快長大,大到能穿妥身上這套衣物。
那時候絕對沒有想過,有一天等到這身衣物合身時,他已經開始感覺到成人世界的壓力了,打工、拚升學。那刻反倒懷念起能甩水袖的日子,雖然可笑,卻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