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敬超跟他製作的積木軍備。圖/中央社
【本報高雄訊】少校退伍的林敬超從軍超過二十年他用積木組裝無數軍事裝備,讓枯燥的兵推充滿積木風。許多人以文字、照片說故事,對他而言,積木才是詮釋故事的最佳方式。
踏進林敬超位於高雄鳳山透天厝,頂樓是他大男孩的「祕密基地」,推開房門,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超過五十件的積木作品,無論國軍光六快艇、AH-64E阿帕契直升機、M60A3戰車,或是美軍航艦,甚至位在雲林台西鄉武玄宮廟,都成為他展示架上的作品,壯觀極了。
四十一歲的林敬超在陸軍服務二十一年,是什麼樣的奇遇,讓他愛上軍事主題的積木?他回憶,下基地、演習等各式各樣的操演都很注重「沙盤推演」,但過去兵棋台相當單調,僅會以貼紙象徵各軍種、各裝備,缺乏真實感,他擔任營參謀主任期間,靈機一動,想到了好方法。
聯勇操演期間,他利用積木組裝火砲、坦克,原本枯燥乏味的兵棋台頓時變得生動活潑,令長官眼睛為之一亮,其他單位的官兵也紛紛前來請益,成為軍中一段佳話。
在敵情教室也陸續出現他組裝的野牛級氣墊船、武直-10直升機等共軍裝備,「積木達人」的外號開始在軍中傳開;他爾後擔任裁判官,更以積木組成人偶、甲車,指導部隊前進、射擊管制,操演過程「資訊積木化」,也加深官兵對指令的了解、記憶。
林敬超謙虛的說,他並不會稱自己是「達人」,因為每個喜歡樂高的大小朋友都有可能是達人,創意是無差別的,不會有明確的定義。
他分享,積木的學習過程大略可分為基礎班(片數少)、專業班(片數多、複雜度高)及創意班。創意班除了要有靈感能自由發揮,還必須有充足的零件供應、組裝物的3D圖及照片、縱橫向交叉組裝堆疊概念,以及最重要的考證及細節發揮。
他利用自己的積木專業在鄰里、社區、空軍航空教育展示館舉辦展覽,與孩童一起組積木、講解各種不同的軍事裝備,總能獲熱烈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