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選手的守護者 運動醫學團隊 陳玲芳 |2018.09.15 語音朗讀 33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本屆亞運羽球金牌選手戴資穎。圖/長庚醫院提供、資料照片 左至右為體操林育信教練、長庚骨科周文毅醫師、王瑞翔防護師、鞍馬金牌李智凱、長庚復健科林瀛洲醫師。圖/長庚醫院提供、資料照片 左起小戴、賴建誠教練、陳盈璇防護師。圖/長庚醫院提供、資料照片 印尼華商經貿會聯合總會會長李玉香 率團接機,幫選手加油。圖/長庚醫院提供、資料照片 文/記者陳玲芳 第18屆亞洲運動會於8月18日至9月2日在印尼雅加達、巨港及萬隆三地舉行,中華代表團選手、教練及隊職員人數高達738人,創下史上新高。中華隊選手的優異表現,有目共睹。本屆亞運總計贏得17面金牌,除了歸功於選手的努力,在醫療團隊中、西醫的共同照護下,選手們得以維持最佳體能狀態,為國爭光。這群在一旁默默守護、付出心力的運動醫學團隊,堪稱亞運一大幕後功臣。 印尼亞運已於九月二日圓滿閉幕,多次陪同國家隊出征的長庚運動醫學團隊,今年也不缺席。體育署規畫籌組醫師七人、防護師三十三人共約四十人的醫療防護團隊,長庚醫院共有四位醫師與四位防護師入選醫療防護團隊。 除了復健科林瀛洲醫師、骨科周文毅醫師、復健科吳致寬醫師、中醫科郭純恩醫師以及四位防護師之外,長庚也再次安排中醫科楊政道醫師在「蘇丹公寓」中繼站,為選手做按摩調理和氣功治療。楊政道醫師擅長以中醫穴道對選手按摩調理以及氣功治療,在二○一五光州世大運、二○一六里約奧運、二○一七台北世大運,都肩負照顧中華隊選手的任務。 多次擔任中華隊隊醫的林瀛洲醫師表示,長庚運動醫學團隊成立四年多,陪伴選手在國內、外征戰,作選手最堅強的後盾,深切了解選手面對大型國際比賽在醫療照護面的實際需求,這次亞運,長庚亦秉持初衷,聯手與體育署醫療團隊,一起照護選手,讓他們有更優異的表現。 今年四月,林瀛洲即先至印尼了解當地氣候與場館等相關資訊,並於八月十一日飛去印尼備戰,提醒選手當地氣候潮溼酷熱,一定要多注意體溫的調節,適時補充水分,避免中暑與熱衰竭,同時室內外溫差過大,也要注意小心感冒。此外,印尼還有登革熱、茲卡病毒等流行疾病,要避免被蚊子叮咬,要穿長袖、淺色服裝,也可塗抹防蚊液等。 中華代表隊專機於十五日順利抵達印尼雅加達,印尼華商經貿會聯合總會會長李玉香更率團接機,一起幫選手加油打氣。當時已抵達印尼場館的復健科吳致寬醫師坦言,這是他第一次隨國家隊出征亞運,感到相當興奮,過去他長期擔任中華男足與女足的隊醫,還曾遠赴戰火頻傳的克羅埃西亞協助比賽。 鞍馬王子背後支柱 本次雅加達亞運,鞍馬王子李智凱拿下台灣亞運參賽史上第一面體操金牌。但在這完美落地的背後,有著一段驚險曲折的故事。自從去年奪下世大運的鞍馬金牌後,李智凱在持續比賽過程中,除了一般疲勞引起的痠痛外,始終都維持不錯的狀態。然而,今年三月底在亞賽拜然的比賽中,卻不小心傷了左肩。 回國後,他立刻到高雄長庚找運動醫學團隊骨科主任周文毅醫師檢查,當時他的左肩是疼痛腫脹僵硬的,而且瘀傷往下沉至手肘,不要說體操動作,連一般生活所需的活動都受限。經詳細檢查,發現是左肩二頭肌中度拉傷,亦即有一部分的肌肉撕裂傷,傷勢會影響到肩關節的力量與穩定性,對體操選手影響甚大。而亞運已經迫在眉睫,當時他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經過選手、教練與醫療團隊的商討後,為兼顧時效性以及傷勢復原的考量,決定採用非手術治療,進行高壓氧配合物理治療,先幫組織消腫,這樣一周後即可進行輕度訓練,之後再給予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待症狀逐漸改善後,再慢慢地調整訓練強度,大約在七月左右,即可調整到完全的備戰狀態,亦即將一般要四至五個月才能回復到正常訓練的時間,足足提早到三個月內完成。 李智凱在治療過程中,承受的內心壓力與身體痛苦,實難用筆墨形容。好在有團隊支持,除了林育信教練的鼓勵,長期照顧他的運動防護員王瑞翔與周文毅醫師,也陪伴他度過這個難關。賽後,李智凱在後台遇到周醫師,只有用緊緊的擁抱,表達心裡難以平靜的激動。在後台發表感想時,李智凱說:「感謝體育署與國訓中心的栽培、林教練的用心指導、瑞翔的照顧以及長庚運動醫學團隊的專業照護,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創下歷史,接下來就是瞄準二○二○東京奧運的鞍馬金牌了!」 羽球天后備受防護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自二○一四年開始照顧戴資穎,同年底,由防護師陳盈璇與她搭配,一舉拿下香港公開賽及超級系列賽年終總決賽冠軍後,便開啟了球員、教練、防護師的「鐵三角」勝利方程式。 這次印尼亞運,小戴勇奪台灣史上首面羽球女單金牌,陳盈璇相當開心。她認為,今年八月初世錦賽八強賽,小戴雖然中斷了三十一連勝的紀錄,但在她看來,並不是壞事。因為亞運跟世錦賽時間相當接近,都是今年很重要的比賽,心態穩定的小戴,心情不會受世錦賽輸球影響,反而減輕了不少亞運的無形壓力。 小戴從南京世錦賽回台之後,訓練時原本不會有防護師陪伴,但陳盈璇賽前一周還是特地南下左訓中心,協助小戴的日常訓練。 陳盈璇表示,小戴在這次亞運賽狀態調整得不錯,之前小戴曾說「不痛就不看醫生」,在這次亞運賽會期間,小戴真的一次也沒有找醫師報到,真正達到了運動防護師「預防和照護」的目的。 陳盈璇陪著小戴征戰每場比賽,賽前要做準備工作及熱身運動,賽後媒體訪問及收操伸展,與教練賴建誠三人之間,早已經形成固定的模式,而這也是近年來「一場又一場比賽,累積下來的默契」。 出國比賽期間,陳盈璇每天會視當天訓練或比賽的狀況,替小戴進行一至三小時的治療或放鬆處理,當然也會陪小戴聊天、吃飯、看診、縫褲子等。兩人的美好情誼,與彼此間的充分信任,或許也是小戴總是能夠「漂亮贏球」的關鍵之一。 前一篇文章 【養眼專欄】眼睛永遠溼答答是好是壞? 下一篇文章 中秋美食當前小心增胖地雷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穀雨養生宜顧脾胃 定時走動促進代謝延緩老化從飲食做起 多吃豆類蔬菜全穀類